0之前,王若琳在台湾高雄啤酒音乐节上演唱《龙的传人》的视频,上了热搜。
视频中的王若琳,从发型到服装再到整体造型,根本不是“王若琳”。尤其是开场的声音和跳跃的状态,完全颠覆了之前“一个著名爵士歌手”的形象。
看视频的网友大多一脸“惊恐”。
其中五大热门评论中有四条都在调侃她释放自我的表现。而剩下的评论应该是大多数人看完视频后的第一反应。
“她在我心里的印象不是这样的”。
从“爵士女神”到“朋克女孩”,大多数人对王若琳的印象应该还停留在她刚出道时的“文艺新鲜感”上。
2008年,王若琳发布了他的首张专辑《Start From Here》。这张专辑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卖出了20多万张。不止一张像《Let's Start From Here》,《Lost in Paradise》,《l love You》这样的专辑成为热门。王若琳也获得了各种新晋女歌手的奖项。当时媒体称她为“一个崭露头角的女演员”。
她慵懒迷人的嗓音,留声机般的唱腔,加上自带的黑胶唱片效果,给人一种干净随意的感觉。她惊艳了整个华语乐坛,被誉为“中国版的小野丽莎”。
这种神享美食的声音,成为“一炮而红”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Joanna 王若琳》和《The Adult Storybook》推出后,销量和口碑也不错。那段时间,聊吉他、唱得温柔的王若琳,一度成为文艺新鲜感的代名词。
在“金牌制作人”之父王志平的保驾护航下,王若琳的起点很高。本以为她会顺风顺水,没想到“高开低走”。从2011年开始,她不再演奏主流音乐,开始鼓捣电子、朋克、舞曲等更多“非主流”流派。粉丝流失非常大,她也玩丢了。
一个直观的变化是,王若琳的形状随着彼此而变化。
从一开始,
这样一来,
又像这样。
尽管这些尝试不被大多数人接受,但外界舆论只称王若琳为“极客”。
然后她又变成这样,
再说一遍,
即便如此,舆论也开始说她“疯了”。
从爵士女神到朋克少女,画风变化这么大。王若琳真的疯了吗?
号码
早在2013年,王若琳就向《人物》杂志解释说,真正的她根本不是“王若琳”。
她说,“做一个女玉最痛苦的地方,就是大家一直叫我往深处看,我的灵魂却只是一只屎猫,这个世界真的太咄咄逼人了。”
前几天啤酒音乐节上的表演,就是她脱下“包装”后真实自由的样子。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担心是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认为王若琳“疯了”。
王若琳不是“疯子”,而是自由的。
疯狂的背后是父爱的撤回。
王若琳的父亲王志平是台湾著名的音乐制作人。曾为斯蒂芬妮、S.H.E、陶喆、林宥嘉等多位艺术家做过专辑制作人。年轻时,他还和“哈林”庾澄庆组建了一支乐队。
王志平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父亲,他对王若琳的家庭教育非常严格。王若琳的母亲小时候住在美国,她的教育更西化。再加上,在王若琳12岁的时候,她的父亲王志平和母亲离婚了,她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微妙。
因为王若琳在14岁的时候和她的学长约会,她半夜从窗户溜了出去,被她妈妈发现了。我妈觉得这个叛逆的青春期少女管不住,就把她送回台湾省让她爸爸管教。
作为一个父亲,王志平自然也像世界上所有的父母一样,想让女儿的路走得更容易,所以她总是会不自觉地用一个过去的人的经历来带路。
知道女儿爱玩音乐,就给她签了公司。做自己的制作人,帮她做专辑。还要教她怎么和这个圈子里的人相处,告诉她怎么做才能顺利。
但他也知道女儿有自己的音乐态度,他开始在第二张专辑上打退堂鼓。103010中超过一半的歌曲是王若琳写的。后来我去了王若琳做自己的制作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制作专辑,入围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
看到外界对女儿的认可和肯定,知道女儿在成长,有能力自己闯出世界,那他就放手了,不再干涉女儿在事业上的选择和自由。
但有时候看到会给女儿造成“麻烦”的事情,还是忍不住去管。王若琳之前对同性恋的自曝,与他母亲要求王若琳“勇敢去爱”的态度不同。他的父亲王志平会告诉他的女儿,她是一个公众人物,这不是很好。
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父亲,王志平努力从女儿的生活中抽身出来。在女儿王若琳这边,她逐渐与父亲达成和解。
刚回台省,当时正处于青春期的王若琳比较叛逆,经常拿父亲当出气筒,父亲也经常“无聊死”,所以父女关系有些疏远。
后来,当他制作专辑时,王若琳和他的父亲有了另一种工作关系。
和父亲在做音乐上有分歧,父亲会经常批评她。当她和公司发生争执时,她父亲不会为她说话。看着父女同框做采访的照片,就能知道当时父女的关系:不是很融洽。
一个骨子里明显是朋克少女,却被要求表演有深度有艺术性的年轻女子。她讨厌被包裹和乞求。
厌被定义,甚至痛恨让她走红的第一张专辑。她后来甚至一度承认“父亲带给我的很多是痛苦的经验。这是我的人生,我没有办法去做他想让我做的音乐,为他活一个人生。”
王若琳大可以和公司解约,但她没有。而她没离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父亲,她不想让父亲难堪。
她愿意留下来,等待变成独立音乐人的机会,证明给父亲看,她不会让他失望、让他丢脸。她暗地里和父亲较着一股劲儿。
入围金曲奖最佳制作人,是父女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到后来的恳谈,才彻底地解开了6年的心结。虽然王若琳嘴上说着“也没让我很释怀”,但她显然已经对父亲放下了情绪。
之前父亲王治平开唱,她还去做嘉宾支持父亲。王治平介绍女儿王若琳登台时,称女儿是“我的骄傲”。而王若琳也说,“ 难得与爸爸及这么棒的乐团演出。
王若琳现在的状态很松弛、很自由,玩自己喜欢的音乐。外界眼中的王若琳“终于疯了”,是父爱的退出,是典型的父女关系终于变得“良性”。
母女一场,
所谓最好,不过是给她尊重
说到王若琳,很容易就联想到窦靖童,也是星二代,也是玩音乐的。但她的经历,明显要比王若琳幸运得多。而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因为母亲王菲的界限感很强,“不介入”她的人生,给予她充足的自由和尊重。
窦靖童14岁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并担任主唱。到后来学也不想上了,想出道玩音乐。母亲王菲的态度就是支持,“想唱就唱呗”。
虽然窦靖童出道时和母亲王菲签了同一个经纪人陈家瑛,但母亲从来不会干涉她的工作。窦靖童在访谈中说,和父亲窦唯对她的指导不同,母亲王菲听了她的新歌之后,只在微信上给她发了几个赞的表情。
后来窦靖童被曝出“出柜”,虽然王菲对此传闻没有做过回应,但从王菲的好友刘嘉玲说的“王菲会接受”,就可见王菲的态度了。
而至于外界舆论因为窦靖童辍学、染发、纹身,就给她贴上“叛逆少女”的标签,甚至还连带着说王菲教育得不好。但事实却是,窦靖童根本没必要去叛逆,她和母亲王菲的之间平等而尊重。
母亲王菲对窦靖童的期许,简单到就像写给她的歌里那样: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而正是拥有像王菲这样的父母,窦靖童才得以自信而自由,过着没有束缚、自己想要的人生。
英国诗人纪伯伦的《论孩子》里说: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但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也许,于所有的父母而言,给孩子最好的爱,是克制、是退出吧。
Cassie
爸妈营团队成员
一个刚上道就被划拉成中年人的90后,走得比较慢但也不着急,安心做个码字匠。
本文为爸妈营(bamaying)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