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短视频新手的文章!
但是如果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标题的前半部分,文章的内容可能会让你有点失望。
如果你关注的是后半部分,非常感谢你对我的信任,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收获。
作为短视频新手,我会从独特的运营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准备好了吗,现在就开始吧!
01
作为一名深度互联网从业者,我在2016年底(毕业前)接触过抖音短视频。
不过对于这种娱乐性和容易上瘾的产品,个人兴趣不大,所以没试过。
我什至在抖音开通中长视频公测时写了几篇不好的文章。
Tik Tok开启打赏功能:下一个短视频高潮,还是会助推vlog?
为什么我不看好vlog?内容、技术和货币化注定只是假网点
等现在短视频升级改造到第二阶段:直播(变现),终于忍不住试了一下。
主要原因是公司最近在这方面有需求,所以提前摸索了。
于是我在 5 月 1 日假期里花了一天时间研究理论技能,然后在 5 月 5 日发布了第一个短视频。
截至昨晚(5 月 8 日),在四天内,单个视频的观看次数已超过 100 万次。
我是同时做抖音和快手的。抖音数据不理想,就不放图了。
所以,这不是标题党文章,您可以放心继续阅读。
02
回到文章开头“但如果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标题的前半部分,文章的内容可能会让你有点迷失。”
你是什么意思?
现在网上有很多教程教你怎么做抖音和快手。标题比一个更可怕。
例如:“7天增加粉丝1W”、“一个月增加粉丝10W”、“一个月抖音实现10W”
一句话:这些课程中约有 90% 是欺诈或无效的。
01. 大佬们都很忙。真正的抖音千万粉丝,忙于各种商业活动。谁有空给你9.9白菜价课程?
02. 如果他真的掌握了增加粉丝和赚快钱的方法,他为什么要告诉你?一个人赚钱是不是太赚钱了?
03.你买的大部分课程都是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不能说没用,但是知识不花钱。
抖音、快手创作中心有官方免费视频教程。另外,淘宝闲鱼几块钱就能买到几百个G视频课。
04. 就算跳过了前几条,也确实有短视频网红给你免费的善意辅导。你能做到的概率有多大?
他的账号有1000万粉丝。任何视频都可能有 50,000 个赞和 10,000 条评论。那是因为他的账户权重/属性/基数在那里。
你只是一个初学者,即使你按照他的指示发布相同类型的视频,你认为你有机会达到那个水平吗?
注意,你的起点不同。
所以,以后只要遇到老师说他很牛,你只要发个视频,就可以传播上百万的点赞和评论。
好吧,这些数据只代表他现有的账户很成功。
但是如果你想收费出来传递艺术,让他用一个新注册的帐户试试。
真正的高手,一定要精通心法,不受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如果他还这么好,请推荐给我,谢谢。
03
选择“抖音”还是“快手”?
很多刚入游戏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手动排除微视等其他短视频产品)。
小学生做多项选择题。成年人拥有所有选择。
同时做这件事意味着给你两次试错和表现机会。毕竟,如果不尝试,没有人能够弄清楚您的内容更受哪些用户欢迎。
比如作者之前计划的重点是抖音,但快手却意外火爆。
抖音和快手的区别其实可以从官方的产品slogan看出。
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开手:看到每一个生命
我用粗体标记了关键部分。这也是两款产品的底层设计逻辑。
也就是说,抖音做的是内容,快手做的是人设。
所以,我们在抖音推荐页面看到的往往是大长腿美女,快手推荐更多全国各地的沙雕(有个人特色)。
那些随便评论抖音视频质量好和低俗快手视频的朋友,其实你是看不懂的。
可见抖音更注重内容的质量,快手更注重内容的多元化。
01.如果你想做抖音,一定要保证你的视频质量能达到“好”的标准,否则你就试试快手。
02.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快手,那么你必须确保你的视频的真实性。如果你想拍出华丽的照片,请尝试抖音。
当然,在不久的将来,抖音和快手的内容会越来越相似,甚至完全同质。
为什么?
由于国内网民总数如此之大(约9亿),抖音和快手的月活跃用户已达到4亿和3亿(存在重叠)。
接下来,双方不可避免地会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属性,以争夺对方现有的核心用户。
但这些都是要做的,所以让我们照顾好现在。
04
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说:营销是发现和满足需求的过程。
别跟我说还有制造需求,应该叫唤醒需求。
如何将这个理论应用到短视频运营中?
消费者对于抖音和快手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娱乐,打发碎片时间。
好的,如果你能看懂这句话,至少可以保证你的短视频在第一步不会出错。
既然短视频的主要功能需求是娱乐,那么需求决定内容,短视频的内容应该是“短小精悍”。
分开来说,它的意思是“简短”和“有意义”。
一般来说,学术、专业、有深度的内容不适合短视频文化。
所以不要想着用短视频来谈一段看似有深度,实则马虎的内容。这不符合短视频消费场景。
即使您的内容非常深刻和有价值。
别以为消费者会在抖音和快手上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虽然理论上可行。
但是你能想象一个人打开抖音学习英语的场景吗?图为一群叫老铁666的长腿小姐姐。
看起来陈清泉是在酒店学英语吗?你品尝,你仔细品尝。
要真正学知识,公众号、知乎、B站的氛围拍短视频入门基础,远比抖音、快手更适合。
05
本质上:抖音和快手是算法驱动的产品。
双方的底层算法逻辑是一样的,即:以用户兴趣为主,加入社交、本地等辅助算法。
具体对应app菜单栏,分别是:推荐商品、关注商品、同城商品。
唯一的区别在于每个项目的比例不同。相对而言,快手在社会关系链中所占的比重更大。
假设你现在是从头做短视频,主要是兴趣算法驱动的。
如何理解兴趣算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账号属性、内容属性、平台环境、目标用户
这里的属性由短视频平台检测标记记录在算法库中,但取决于账号的个性化设置和发布的视频内容的属性。
一般来说:
当你的平台账号属性、视频内容属性、目标用户属性高度一致时,你的内容就有可能走红。
这也提醒大家,第一次做短视频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立场。今天不要发搞笑的笑话,明天不要发情绪化的鸡汤...
一旦机器算法无法理解你,你得到的唯一回报就是没有推荐。
为什么不确定,但可能。
这里要考虑平台的当前环境:
比如平台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大量的A属性内容,但是整个平台上带有A属性标签的用户数量在短期内并没有暴涨。
那么这些相似的内容首先要分清优劣,再推送给受众。
相应地,分配给每个视频的初始流量会打折,甚至会影响整体流量。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整体流量?
往下看!
06
我们都知道,短视频发布后,大面积曝光并不是立即可用的。
取而代之的是“推-反馈-再推”模型。
简单来说,首先将您的视频推送给少数目标用户。如果这些用户反馈良好,则在第二轮增加推荐数量……并重复操作。
相反拍短视频入门基础,如果这部分用户反馈很差,那么第二轮推荐就会减少...不推送。
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两个关键点:
目标用户,目标用户反馈
关于目标用户,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过:
感兴趣的算法(主要看账号属性、内容属性)、同城本地(地理位置)、社交关系(关注好友)
那么让我们关注目标用户对视频内容的反馈。
笔者查询了抖音、快手的创作者服务中心,整理出6个反馈指标,分别是
点播率,喜欢率、评论率、分享率、关注率、完成率。
既然我们已经指导了算法的核心指标,那么如何正确使用它们?
继续往下看!
07
接下来,我们将从用户和运营商的角度来回转换思路。
01. 点播率
点播率,顾名思义,就是用户看到视频封面后点击播放的概率。
这个指标很重要。如果用户不点击播放,你的内容有什么用?
抖音上的视频是在滑动过程中自动播放的。快手类似于瀑布流,需要点击才能播放(现已加入大屏模式)。
不管是哪种模式,封面本质上都是为了吸引用户,让人们有想一探究竟的冲动。
事实上,它不仅仅是一个短视频。我们不是写了公众号文字,强调封面图片和标题要有吸引力吗?
短视频封面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背景图片和文字标题
什么是好的封面图片?
标题:引起好奇,颠覆认知,强烈对比,与我有关,热门话题...
和公众号的标题差不多。毕竟翻来覆去的都是同一批网友。
顺便说一句,不要成为头条党,因为还有几个指标。
背景图片:高清,兼容标题,更适合各种场景(后面会提到)。
02.赞率、评论率、分享率
这里我把这三项归为一类,因为这三个指标主要代表:
用户观看视频后对视频内容的自我评价或声明。
我们都知道人是懒惰的,尤其是在休闲娱乐的状态下。
所以大多数时候,用户不愿意点赞、评论和分享,只是因为他们懒惰。
那么如何提高这三个指标呢?
一定是您的视频内容触动了用户。具体可以分为以下4类:
一个。笑
短视频的核心功能是娱乐和放松,笑声是最好的放松方式。
如果你的内容能让观众开怀大笑,那么观众就会乐于点赞、评论和分享。
例如:6:30 陈翔、傅华、毛毛姐等账号。
B.哭了
哭的根源在于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
比如:农村孩子上不了学,孩子蹲在菜市场读书,环卫工人蹲在路边吃馒头泡菜……
这些图片可能会唤起对某个时刻的回忆并与用户产生共鸣,甚至将自己视为视频中的主角。
c.惊讶
什么是惊喜?这超出了用户的想象。
比如:国庆阅兵队的整洁部分,美女下的大长腿小姐,50斤的澳洲龙虾……
当视频内容远远超出最初的心理预期时,用户会以欣赏的心态更多地观看这些内容。
感叹号和“666”很自然。
作者账号内容针对“翻神广告”,
d。吐槽
吐槽是一种逆向手法,即刻意反对观众的想法,欺骗观众的大量评论。
比如:前段时间上映的《背波》在网上得到了一致好评,但也有人说这个视频太假,不代表真正的背波。 (我不讨论这些意见是否正确)
这种叛逆的言论,立马从一堆点赞中“脱颖而出”,引来大批网友评论。
03. 关注率
上过媒体的朋友一定遇到过这种现象:
我自己某项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的阅读、点赞、分享、评论量很高,但带来的新关注量却很低。
这是为什么?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用户选择关注某个作者的动机是什么?
继续获取更有价值的内容。
用户如何判断:能否继续从账号/作者那里获取有价值的内容?
只有一个答案。
观察帐户/作者过去创建的其他内容。
如果这些内容的风格相近,质量也不错,那可能就说明焦点还没散。
相反,翻看账号过去的内容,发现定位不清晰,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自然不会关注。
所以关注率更多的是对整个帐户的反馈,而不仅仅是一个视频。
04. 结束率
过去,完成率一直很容易被运营商忽视。
一方面,因为传统互联网强调PV和UV指标,另一方面,短视频初始设定只有15s,讨论播放率没有太大意义。
完成率是多少?
指完整观看视频的概率。
例如,如果您的视频有 100 人观看,但从头到尾只有 70 人观看,则该视频的完成率为 70%。
微信公众号后台也有类似的概念,跳出/还在看的比例,更详细。
那么如何提高短视频的完成率?
研究数据显示:
对于某个内容,浏览者通常会在短短 3 秒内判断该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胃口,然后再决定是继续阅读还是离开。
所以,我建议你在视频的开头放一个大片,以快速吸引用户。
慢热内容理论上:效果肯定不如开场视频。
当然,除了视频的开头,记得把包袱埋在视频里。具体操作请参考《峰端法》。
推荐:看了20年春晚,为什么只记得赵本山的小品和刘谦的魔术?
08
接下来说说细节优化。
虽然古人说:“做大事不拘小节”,但我更愿意相信“细节决定成败”。
但由于作者刚试过,以下内容只是未经证实的观点。
01. 账号修饰
账号装饰主要包括:头像、姓名、账号、简介、标签、背景图
只有一个要求:风格统一,与属性定位一致。
我只提一个知识点:抖音和快手对引流的打击比较重。
不过,仍有不少同学在介绍栏、背景图片、评论区、私信中告知观众自己的联系方式。
其实抖音账号和快手账号都是可以自定义的,为什么不直接设置为微信账号呢?
然后在介绍区稍微引导一下,这样效率更高,风险更小。
02. 个人主页视频缩略图
视频播放页面的大小是统一固定的,但是当你点击作者的个人主页时,视频封面会被压缩。
很多朋友根本不注意这个,会造成很辣的效果,比如:
如果你在这个账号上看到一个很不错的视频,想继续关注,但是像这样点击个人主页,自动关闭50%。
当然也有做得好的账号,比如:
另外,抖音和快手在个人主页视频封面上的压缩程度不同。
如果您想同时在两个平台发布视频,建议您提前调整封面布局。
比如作者在PR中画了布局图,蓝色代表抖音缩略图,绿色代表快手缩略图。
03. 视频清晰度
视频的定义必须尽可能清晰。能做1080P就别用720P。能做4K就别用1080P。
很多学生喜欢通过微信传输视频。请微信默认压缩视频质量。使用数据线不方便吗?
另外,直接在抖音APP上发布的1080P和4K视频也会被抖音系统压缩。
建议您直接通过电脑上的抖音和快手创作者中心进行发布,省去电脑和手机之间传输的麻烦。
09
短视频的核心是内容,而不是技术。
这句话推荐给那些有抱负但又不敢多读几遍的同学。
很多同学总觉得做短视频好难,学摄影、剪辑好难。
这是对短视频意义的完全不了解。
短视频绝对不是靠摄影和剪辑技术堆出来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摄影公司和电影后期制作公司现在一定很受欢迎。
其实我们对一个短视频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它的内容。
比如:达库拉K的舞蹈,猫猫的演技,国庆阅兵视频,成都晓天的一句“带我去吃饭”。
照片编辑技术只是锦上添花,但大多数人以它为核心。
否则,你永远想不通一个简单的道路视频监控视频是如何获得百万点赞的。
在2020微信公开课Pro中,张小龙将视频账号(腾讯短视频产品)定义为:
每个人都可以记录和创作的平台。
既然人人都能创作,大佬也认为短视频真的不是以摄影剪辑技术为核心的产品。
另外,即使你不得不强调摄影和剪辑技巧。
现在手机拍照技术还不错。华为的50倍变焦和小米的1亿像素呢?
在剪辑方面,抖音的剪影和快手的快影都非常出色,甚至还有自动匹配字幕、在线背景音乐添加等功能。
记住,技术永远不会成为绊脚石。
10
为了凑10股,作者特意在网上找了两个比较受关注的话题?
01.短视频横屏好还是竖屏好?
横屏是PC时代的产物。我们的大部分电视、电脑、平板电脑和各种显示器都是横屏。
但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的主要定位是手机,横屏内容会产生恶心的大黑边。
同等情况下,当然要先选择人像拍摄。
此外,竖屏内容会给人一种亲切感,而横屏内容会给观众一种与内容的距离感,尤其是当真人在现场时。
02.选择哪种风格的视频?
短视频有多种视频格式可供选择,例如:
现场解说、情景喜剧、视频传输、配图、卡通漫画...
选择哪一个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实力。
当然,如果能出现在真人中,还是建议尽量在真人中出现。
因为与没有情感的内容相比,观众肯定更希望看到个性和态度清晰的作者。
同时,如果以后要考虑直播的话,最好早点出现。
--------------------- 分享结束--------------------- - -
我刚刚试用了不到一周。我从短视频新手的角度分析,从互联网运营商的角度思考。
全文更多是分享我对短视频的理解,可以作为小白的扫盲文章。
作者目前无法回答热门话题,例如如何点击和选择话题。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分享您的支持。
作者:卓水西边(深圳镇|职业培训|运营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