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龙,属于过路黄科的一种恐龙,诞生于8800万年至8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它属于大型食草恐龙之一,体长7.6米。第一批化石发现于日本,也是日本出土的第一批恐龙化石,有非常明显的嵴突起。
日本龙的体型
日本的龙是鸭嘴兽科中相对较大的有冠恐龙。首次出土的化石长度为7.6米,在迄今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名第266位。它比现代亚洲象大得多,体型与金山龙、阿尔贝塔龙和阿贝尔龙相似。
日本发现龙的化石
最早的日本龙化石是1934年11月在日本库页岛发现的。当时正巧川上炭矿在建医院,所以它们被意外发现,从而翻开了日本恐龙化石史上的第一页,而不止于此。仅仅三年后,1937年夏天,又发现了其他化石。事实上,早在1936年,北海道大学的高娜教授就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并根据发掘地点的名称将其命名为库页岛日本龙。
第一批日本龙的化石被鉴定为正形标本。这些化石非常完整,包括左上颌、左齿状骨、顶骨、13块椎骨、6块脊椎骨和头骨碎片等。可惜这些骨头保存的很差,所以目前还剩下60%。因此,日本龙也成为了信息最匮乏的龙佐亚科恐龙。
据科学家推测,该标本化石来自一个成年个体,经测量其体长达到7.6米。根据父母分支,与日本龙最近的亲戚是北美迷惑龙。2004年,来自日本的专家铃木描述说,日本龙的神经棘只有轻微的发达,它们头上有非常坚固的冠,这些冠都与亚洲冠龙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