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来说,这篇文章至少应该在一周前就写好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还是推到了现在。鉴于直播吧目前各种复盘非常及时,笔者在这里不再赘述比赛具体进程,而是力求换一个角度,尽可能从相对宏观的视角,回顾一下刚过去不久的欧冠半决赛,在没有欧冠可看的日子里,和大家一起从技战术风格的视角,回溯一下这赛季很具代表性的欧冠半决赛。
就实力而言,除了曼城代替巴萨之外,欧冠四强组合基本上代表了当今欧洲足坛的最高水准。而巴萨提前出局、曼城战胜巴黎,无意中使得欧冠四强满足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条件:这是4支西班牙烙印浓厚,却又并不完全西班牙化的球队。由此,我们可以以西班牙化的程度为线索,来分别评价欧冠四强,以及半决赛的对阵情况。
首当其冲的是除巴萨之外最能代表传统西班牙风格的球队——拜仁慕尼黑。事实上,在恩里克大刀阔斧的将巴萨打法一再精简化并将战术中心不断从中场推到前场后,巴萨与拜仁到底谁更“西班牙化”,已经是一个可以争论的话题了。而今拜仁早已宣布下赛季的主教练将会是意大利代表安切洛蒂,拜仁三年的西班牙化改革,事实上随着欧冠再度饮恨已经走到尽头,以欧冠为参考回顾它们的西班牙化经历,也就变得相当合适了。
拜仁在西班牙化的过程中至少拥有这么几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一:国内联赛环境相对轻松,这意味着他们有足够的余地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就算不成功,至少能够保证在德甲联赛的江湖地位不动摇。
其二:作为曾经的德式足球代表,拜仁在德国足球技术化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基本上一直扮演了领航员的角色,相对于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俱乐部,拜仁一点也不缺乏传控出色的技术流球员,他们有足够的人员储备支持球队任用瓜迪奥拉进行改革。
其三:拜仁的财力以及俱乐部吸引力所能够支撑的不是一般程度的改革,而是一种大规模转向后又有足够回旋余地的风格转化。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是一只小球队想要聘用艾梅里执掌帅印,这会带有极大的风险,因为一旦不能及时出成绩,那么为满足教练要求大肆购入的球员就很可能成为累赘;因之拉丁风格浓厚的教练往往会被新球队的经理勒令变得中庸,甚至不得不大规模接手前任留下的遗产。而拜仁则不同,他们的经济能力和江湖地位允许瓜迪奥拉这样能把阵型打乱到你根本看不明白的教练来进行改革。有这三点优势,萨默尔等高层也乐于见到俱乐部做出这样的尝试,于是乎过往三年最能代表西班牙风格的球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巴伐利亚。
事实上,三年下来,瓜迪奥拉对自身的足球哲学存在一个不断让步的过程。初入德国时反而是瓜迪奥拉最风光无两的一段时光,那时全世界似乎都在研究拜仁而非巴萨,阵型的模糊程度、传控的压迫性,在瓜迪奥拉退隐一段时间后重见天日,一切条件都足够让人期待。
同皇马两回合的惨败,更多的是让人们再度质疑这样的踢法到底能否解决高质量反击。来年再战巴萨,拜仁伤兵满营,纵使两回合控球率仍以55%比45%占优,纵使控球之争赢的是传控流的老祖宗巴塞罗那,瓜迪奥拉在比赛过程中欲以打快作为调整的思想仍旧显露无疑,只是拜仁球员似乎已经将慢节奏传控与压迫的思路深入印刻到了脑髓之中,以至于穆勒与莱万居然都忘了如何在反击中跑位;反观恩里克治下的巴萨,MSN却用相对更加简单直接的方式统治了比赛。
第三季瓜迪奥拉的让步更大,首回合败北后,回到主场的拜仁老老实实的摆起了过往横行欧陆的4231体系,穆勒莱万围着禁区寻找机会,外围45°起球传中毫不犹豫,快节奏冲刺至少也收获了45分钟的巨大希望。
赛后坊间对拜仁表现的评价,也比前两年高出太多,不管最终结果是否变化不大,瓜迪奥拉的让步与收效,至少我们应该看在眼里。如果以一种机械化的思维进行评价,可以说,瓜迪奥拉越来越多的选择在关键时刻适度的放弃自己擅长的慢节奏传控,将德式足球的冲击力作为球员小技术发挥的平台而非恰恰相反,这是让步,也是适应。
以西班牙风格立足的德国球队,似乎原拟能在两种打法间自由切换,然而连续的折戟沉沙却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你只有180分钟,那么后90分钟未必能为你前90分钟挖的坑买单;如果你只有90分钟,抱歉,你恐怕根本来不及做这种风格切换。
事实上无论是西班牙风还是德国风,做到极致或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都足以踢出想要的结果;但凡事最怕走入瓶颈、进退维谷。对阵马竞的首回合,至少在萨乌尔进球之前,你甚至根本看不出这是瓜式拜仁的比赛风格:传球成功率偏低,传控网络被马竞割裂,连个人小技术缠斗都似乎处于下风。
类似情况甚至可以回溯到八分之一决赛同尤文的苦战中——当年同样是这个少帅,带领巅峰巴萨在欧冠决赛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穿过维迪奇与费迪南德、内斯塔与蒂亚戈·席尔瓦,然而此时,当阵容变得无法支撑他将这样的传控渗透发挥到极致时,他着实无法用同样的方式,去解决巴尔扎利与博努奇,或者戈丁和吉梅内斯了。
在此之前,曾经做到过极致并在联赛中将马竞来回折磨的巴萨,已经提前败给西蒙尼了。我们决不能如比达尔一般略带酸爽的对马竞风格有丝毫指手画脚,因为就足球战术发展来看,马竞所做的,事实上真的是在推陈出新。
马德里竞技当然是一支西班牙球队,但在所有西甲球队中,它绝对是技战术层面最为特殊的。倘若隐去名字,换上一身无法分辨的球衣,恐怕没人会相信这支球队来自西班牙,因为他们的风格,事实上是动作偏大的意大利。
是不是觉得有点意外?欧冠四强中西班牙风格最不明显的,反而是来自西班牙首都的马德里竞技。
这就是西蒙尼这几年来所做的。无数人都在谈论托雷斯、科斯塔、费利佩和米兰达等人的“使用说明书”,却忘了从整体战术风格角度去考量西蒙尼的用人方式。如果回看笔者之前有关马竞比赛的战术图解,会发现他们的链式防守及其标准,无论面对的是皇马巴萨还是西班牙人希洪竞技,4-4站位的8人中后场防线已经规则到不能再规则。
如此做法的球队历年来层出不穷,顶尖后卫也当然不全集中在马竞,但马竞的防守确实是过去10年来欧洲最好的,缘何如此?西蒙尼用人绝就绝在,能够让前锋——天才前锋——也投入到整齐划一的防守行列。
回看马竞同拜仁的两回合较量,托雷斯、格里兹曼所做的其实压根就不是如常规前锋防守一般去尝试断球,他们对阿隆索所做的骚扰,只会让西班牙中场觉得无比熟悉——有没有想起当年八分之一决赛同曼联的那场充满争议的鏖战?弗格森大旗一挥派上维尔贝克,不就是要他不停的骚扰阿隆索?由是,拜仁的传球网络从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其余人不管是阿拉巴还是马丁内斯,带球通往前场毫无压力,但一旦进入距离球门40米范围内,就别想舒舒服服传球。
最令人惊奇之处在于,不管你外围怎么运转,马竞的8人防守都纹丝不动:因为你来回扯动的,其实是托雷斯和格里兹曼这两个前锋!简言之,在链式防守之外,两名前锋卷起裤管的投入,导致马竞的防守层次从2变成了3。这种极端防守的做法意大利足坛诚然很常见,但在笔者印象中,还没有哪支球队将之作为常规武器频繁使用,更遑论马竞这般场场坚持90分钟不动摇的!
能让格里兹曼这样的天才前锋老老实实回防,西蒙尼转而调动中后场的换位补防,自然也就游刃有余。仔细观察马竞的防守,会发现西蒙尼的创新之举其实已经到此为止;但就是这种早已存在的防守模式,却在这支球队身上实现了老树生新芽一般的重生。
瓜迪奥拉首战摆上科曼与科斯塔,摆明了是要藉由边路突破撕开对手防线,然而边锋即便因跟防双科改变位置,加比等中场的补位却从来没有一丁点的迟疑。
相比于进攻套路,天生更为被动的防守体系想要实现创新不啻难于上青天,但反过来说,业已存在的链式防守,实际上已经为各队提供了可资参考的重要资料(尽管不是唯一,比如瓜迪奥拉就很少使用),马竞的长处在于他们不仅用得好,而且用的绝!
那么进攻呢?西蒙尼当然不是180分钟守进了决赛,别忘了,马竞是一支西班牙球队。你可以说他们在技术上相对巴萨、皇马、拜仁并无什么优势,但其基本功却绝非大批英伦糙哥能比。掰着指头数,马竞队内从来不乏天才。科斯塔若非形象太过彪悍鸡贼,论其小技术至少是中上水准;格里兹曼持球单挑也非易与之辈;萨乌尔横空出世之前,站在这个位置上的是被巴萨相中的阿尔达·图兰;而传球能力最强的科凯,则一直呆在队中……西蒙尼的精神力量,其实远甚于本就极高的战术素养,激发天才的进攻能力折射出的是其战术运作能力;能让这些天才踏实防守,才是心理大师的表现。
另一厢的对决相较之下似乎令人发困,这可能是赛前多数人所根本料想不到的:当你还在猜测如果拜仁先进球,会不会180分钟用疯狂的控球把比赛拖入催眠阶段时,这边几乎风格相同的两支球队:皇马与曼城,用一种稀奇古怪的方式,宛如例行公事一般结束了两回合的对决。比赛进程是否无聊这里不论,两队所代表的风格非常值得研究倒是真的。曼城是英伦三岛的一支奇葩,在巴萨构建王朝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在讨论英超最崇尚技术流的阿森纳到底与之有多少相近之处;拐回头来却发现,真正模仿巴萨、真正西班牙化严重的,是贝吉里斯坦当家的曼城。
自佩莱格里尼入主以来,曼城始终位居英超控球率的前列,无论贝吉里斯坦是如何将工程师视为备胎临时使用的,这位在比利亚雷亚尔带队打出“性感足球”的智利人,确实在过去几年内将拉丁风格深深打入了曼城骨髓中——尽管,他的拉丁风格更传统、更中庸,而不像瓜迪奥拉那般极端。
皇马的情况似乎有些相仿佛,说弗洛伦蒂诺懂球那是纯粹扯淡,他对技术流球员的痴迷至少可以从当年莫名其妙的放弃马克莱莱看出。二进宫以来,购入的技术流球员其实与巴萨所引领的传控风格越走越远。
你空投卡卡、C罗两大快马,如何要求佩工打传控?穆里尼奥带来的两大技术流高手迪玛利亚与厄齐尔,全都是打反击的好手;及至贝尔加盟,传控实际上已成屁话,皇马只能在西班牙风与英伦风之间极尽所能做出融合之举——当然,安切洛蒂采取的是牺牲贝尔,用意大利化的慢节奏解决问题。
这一尝试被贝尼特斯看似“乱政”之举搅和的七零八落,齐达内上任后其实压根就没有全盘拾起老师安切洛蒂的套路,他更倾向于用地面快节奏的技术流冲击,打造一个英西结合的风格。该风格的好与坏暂且不论,但碰上曼城恰如钢针针尖对病麦麦芒一般——一个风格,不一个高度的对决,曼城除了寄往临场发挥,所能希冀的真的不多。要知道两队的队内气氛现如今根本不一样,曼城半支球队人人自危;皇马这边只要能稳定上场的,几乎没有一个不想为齐达内拼命:亚亚·图雷和卡塞米罗的对比,几乎已经注定了结果了。
同样风格下,皇马赢在三点:
首先:中场运转流畅性比起曼城高出不止一个档次,特别是对方折了席尔瓦后几已全无组织核心可言。尤为难能可贵的是,皇马拥有一个进可攻退愿守的莫德里奇,如此兢兢业业的大师及中前卫,现今欧洲足坛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个。
其次:前场球员解决问题能力更强,技术特点也更加全面。曼城所能给出最好的进攻组合是首回合的德布劳内-阿圭罗-纳瓦斯,此三人无一有禁区内争顶能力,纳瓦斯更是偏科到了只会走右边下底的程度;即便是加上板凳上的斯特林,佩莱格里尼仍旧无法给出攻坚的最佳选项,甚至连站桩做球都指望不上。反观皇马,BBC任意一人都可以在禁区内同孔帕尼一较高下,就算无法用过人突破盘活局面,单纯往禁区里冲等着中后场喂球也足够哈特喝一壶。两回合打完,本泽马其实没怎么发挥,真正决定比赛的贝尔,靠的还不就是冲击中的全面性?
再次:皇马的快速推进,要比曼城坚决的多。事实上落后时踢得宛如自己领先一般,已经成为了佩式曼城的耻辱标签之一,当年被巴萨淘汰也是一般的气场。不是球员不想赢,而是他们的体系天然就是持球后不着急,等着队友上来打一些固定的套路——前文说过佩莱格里尼是一个相当传统、中庸的拉丁派教头,所指其实就是他有智谋却缺魄力,当球队需要打得更狠时,佩莱格里尼给出的应对方法,是坚信自己之前的思路。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曼城反击,纳瓦斯持球推进到中圈附近,前面一片空旷,西班牙边锋突然停步,等着身后的萨尼亚上来,对方后卫也已归位——球是控制住了,但反击机会也没了。这个画面是不是有点熟悉?没错,几年前落后巴萨,曼城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当时纳瓦斯等的是萨巴莱塔。当时笔者用曼联与之作对比:如果是弗格森,此时一定会让边路球员疯狂打快,一刻不要等,哪怕持球的是拉斐尔之流也在所不惜。齐达内的聪明之处即在于此:控球,他有克洛斯与莫德里奇,足以面对任何中场都不吃大亏;要打快要冲击,那就不能有半点犹豫——顺便说一句,在硬仗中,齐祖多少有那么点西蒙尼的意思,真能让天才攻击手放下身段好好防守:追着阿尔巴防到本方禁区边缘的场面,我自C罗加盟皇马以来就见过那一次。
四强硝烟散尽,最终的结果其实非常令人唏嘘:风格最能代表西班牙的拜仁率先出局,随即踢法怎么看怎么像西甲中游球队的曼城又输的没什么脾气。
最终进军决赛的,是全西甲最不西班牙化的两支首都球队。如何评价世界足球的重心是另一回事,但要知道,在巴萨都开始逐步变得更简单直接的今天,四场半决赛再度透露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足球风格的发展与变化,自08年之后,正在再度经历一次转移:过去,各队学西班牙是不争的事实;而今,一定程度的去西班牙化,或者说只是适度的西班牙化随即停止这一过程,正在成为主流。
(唯心)
足球视频录像回放和高清下载可登陆:《 看足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