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偶像,我从不知道我竟如此爱她,深入骨髓。我有一个偶像,她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但是却是我觉得世界上最美得女人。我有一个偶像,她没有纤细的十指,却能做出最可口的饭菜并且十几年来从未改变。
她是全世界孩子的偶像,并且具有一个全世界都知道的名字:妈妈。
年幼时,妈妈告诉我好好学习才能出人头地;年少时,妈妈用她的行为让我知道做人要宽容大方不斤斤计较;较年长时,妈妈用她的言行告诉我女孩子要学会独立,学会三思而后行,学会……她就是我的偶像,我的妈妈。
我一直认为,偶像就是明星。直到看见征文题目:偶像。脑海中逐渐浮现的字是:妈妈。我被自己的想法所惊吓,问自己:为什么呢?偶像不是明星们么?怎么会是妈妈呢?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我开始反问自己,什么是偶像?为什么妈妈不能是偶像?渐渐的,心低深处有个声音告诉我:不!妈妈就是偶像!她是所有孩子的偶像,她是能让全天下都尊敬的偶像,她比所有所谓的“偶像”都伟大,她为祖国哺育出一朵朵希望的花朵,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她让我抬头看见蓝天,低头看见土地,让我知道天可是蓝色的,土可以是黄色的。她,就是我的偶像:妈妈!认为妈妈存在的意义远比偶像存在的意义大。是妈妈从牙牙学语的时候教我们说话、走路、吃饭、穿衣,到后来做人做事;是妈妈用她的血汗泪换回了我们在这世界上存在的机会,让我们看到天空、感受世界、感受妈妈所能给的最美好的一切。我们应该加倍感恩她、孝顺她,不是么?
或许你会因为她没能让你开上好车、做成官二代而埋怨她,或许你会因为她不能给你你想要的公主式生活而声讨她。但是,你想过么?她凭什么要给你这些?她凭什么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呢?你是不是想说:因为她是我妈妈呀!是你妈妈就应该受你气么?难道她就应该理所应当的受气么?这就是你对于她给你生命的感恩方式么?她拼死拼活的生下你,试问你现在回报给她的是什么呢?如果不是她,你又怎么有能因为一系列的“不能”而理直气壮的站着声讨她、埋怨她甚至大声和她对话的机会呢?她甚至可以在十八岁前每天三顿饭、几套换洗的衣物、让你上学到成年就打发你去面对社会。为什么她不这样做?这样想想,难道妈妈不能当你的偶像么?她没资格么?不!她比任何人都有资格。
想清楚了谁才是真正的“偶像”了么?
在别人眼中我的妈妈也许很普通很平庸,但是在我心里,妈妈却是可以与蒙娜丽莎相媲美。蒙娜丽莎般的偶像,岂有不爱之理?你说呢?
高一:林嘉慧
第2篇 中国人血液里的愁魂800字中国人的愁绪是与众不同的,于是在这心灵最脆弱的地方,我打开尘封的记忆,去寻觅中国灵魂的源泉。
记得大约是在5岁时,母亲教我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晓其义,自然是读得津津有味,还学古人摇头晃脑的,母亲却让我降低音调,放慢语速,现方懂得,苏东坡再次是中表达的是对已故妻子无尽的思念。
“夜来幽梦忽还乡……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等愁绪以让苏轼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与爱人相会。我常想:虽然他们无法长久,但如今一定在“琼楼玉宇”幸福生活了吧。
就这样,在母亲的熏陶下,我的心隐约感受到了在诗人的离愁之后内心痛苦地挣扎,我开始学会了思“愁”
念小学时,老师曾经饱含深情地读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个亡国之君正望着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李煜――这位南唐后主尝试将绕于心中的悔恨愁离随着凄冷的月色淡去――
弯月让仅渗出的些许光色颤巍巍地落在凄清的墙院里,梧桐在寒风的尖笑中无奈地呻吟,一人儿独倚凭栏,不觉黯然神伤,殊不知,这清秋业已成为他心灵上永远的季节……
我已明白,中国人的愁绪原来也是如此荡气回肠,也只有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才能将“愁”升华为艺术之美。
上了初中,不禁震撼与杜甫的《春望》,破败的山河、珍贵的家书――此乃忧国之情凄凄、思家之情切切!亦是人类战争时期百姓生活的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包含了天下仁人志士的满腔热血!我知道了,正是因为有杜甫、范仲淹这样无数忧国忧民的爱国贤辈,中华民族才得以“生于忧患”,非“死于安乐”。
……
由此,传承古代诗歌是精神汲取营养的过程。而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我发现那里灵魂的源头便是中国伤情的诗词,因为它们更是一步步给后人以启迪的史册、以种种为美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个个民族精神……用心不断传承――
你的身体里回流淌凝有中国力量的愁魂,它会最终使你在灵魂深海拾撷到航标灯,照亮你的人生。
第3篇 血液循环的发现750字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医学名箸《黄帝内经》中奇偶与偶“驻血皆归于心”,“静脉流行不止,换周不休”等记载,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认识。
公元2世纪,罗马医生盖仑(ClaudiusGaien,约129-200)通过解剖动物,发现动脉中充满了血液。他认为心室中隔上有小孔,右心室的血液科由小孔进入左心室;血液肺脏合成,与“生命灵气”混合后,在血管中潮涨般地复运动,造成奇妙的生命现象。他的“生命灵气”的说法符合基教的需要,因而被教会所推崇。
16世纪,英国医生哈维(WilliamHarvey,1578-165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离体心脏的实验研究,指出血液在体内是循环流动的。首先,他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心室容纳的血液为56.8克,心脏每分72次,则一小时由心脏压出的血液应为245.4千克,这相当于人体重的三四倍,这样大的血量决不可能是同一时间内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变成的,也不可能是同一时间内静脉所储存的,由此断定血液在体内必定是循环的。其次,他用捆扎手臂的实验证明,血液是从心脏颈动脉流到静脉再流回心脏的。此外,他通过解剖和活体观察,发现动物心脏就像水,收缩时把血液压出来,舒张时又充满血液,指出血液循环的动力在于心脏的机械作用。
虽然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但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清楚血液是怎样由动脉流到静脉的。166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Marcellomalpighi,1632-1723)将改进了的显微镜用于解剖学研究,结果发现了毛细血管。随后,列文虎克(Antonievanleeuwenhoek,1632-1723)又证实了毛细血管连接着动脉和静脉,从而使血液循环的理论进一步完善。
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彻底否定了盖伦的错误学说。哈维的工作开创了把试验方法引入生理学的
什邡市城南学校五年级:王艺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