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昏暗暗的;早晨,很萧条,没有鸟语花香;风,冷漠地吹着。昏暗的天;萧条的早晨;冷漠的风连缀着我的愁思与不舍。我知道我将要离开了同桌的你们。
在以前,我曾有过不少这样的离别。可这次,唯独这次,不知为何,我却是如此的伤感与缠绵。或许是我长大了,又或许是和你们在一起同窗半年的点点滴滴是多么深刻地烙在我的心坎里。你们的音容笑貌;你们认真学习的背影;你们平时对我的爱与包容……我想,这会成为我永久的记忆,这记忆决不会模糊。我还记得,而且是那么清晰。我们拥有属于共同的游戏;曾经萦绕在我们身边的欢笑;与此同时也有我们的烦恼……此刻已成为记忆中不可缺少的那一部分。
天依然很昏暗,这样冷淡的天色,我却有着数不尽的话要对你们说。因为,我很快就会离开你们,去寻找自己的天空。
在这个天气骤冷的时期,迎来了我们的别离。曾经,是缘份,将我们拉拢在一起;在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我们四人只有我和庆哥是旧相识外,彼此都还很陌生;逐渐地,日子的洗礼使我们有了沟通;然后,随着热情种子的萌发,开始了我们喜怒哀乐;最后,短暂的相处却带来了我们的离别。
碎步踌躇,回忆积我心,我不曾忘记过,我们曾经在一起的那段日子。
人生如幻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曾几何时?我们经常集聚在一起,一起下棋、一起讨论、一起玩耍,迎来了我们半个学期的和睦相处;欢笑声一直萦绕在我们身边,伴随着我们、洋溢着我们、拥抱着我们,带给了我们在短促的日子中无穷的快乐。但不勉,有时候也有过我们的不愉快。在这里,我想要对你们说:“对不起。”这段日子我给你们带来了学习上一定的困扰,有时候玩笑开得也过些。这些我明白,你们也知道,可你们不曾说些过什么,对我却是那么地纵容。我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对你们很依赖,很依赖。
喜怒哀乐,皆为回忆,愿回忆用存我们心中,化为雨露,滋润彼此心田。
别时依依,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临别碎语,扣人心扉。清山依旧,人已分道。可怜天下无情久,只愿回忆润心扉。
第2篇 临皋亭外逢别君500字呵,这便是被孔夫子叹为“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长江水了,山河永固,流水常东。今日,我迎着穿林打叶的潇潇暮雨,逆着江水,也逆着千古时光,吟啸徐行,为的是去赴一场和一位文化巨人在一千年前订下的约会。
行走之间,也不知过了几许,注目江畔两侧,码头货船竟换作苇丛竹庐,空气中少了浮躁气息,我的心情也平静了不少。自然总是在褪去了人类文明的外衣后才翩然而出。在现代社会感受不到的超然告诉我,到站了。
继盛唐之后的隆宋,江山虽看似奢华繁盛之至,实则内忧外患,处处危机,生活在这个时代下的文人,不知要算作大幸或是大不幸了。我是从黄冈地界开始出发的,算日程,应是已到了黄州地界,我从出发至此,共约是行了九百又二十八步,故而推算,这当是公元1081年了。正想间,长江水随风起,乌云大作而江雨接踵而至。这江水已然淘尽了九百年的时光,我惘然若失,突然间竟不知万物之所归,待衣衫尽湿,方发觉应先觅得一处避雨的所在,遂奔向前方不远处亭落。
雨疏风骤,不想大宋朝送我的第一个礼物竟是这凄风苦雨。无奈,我也只能等到雨停,便只能观摩这亭子一番了。亭子虽为人工,却自有些天然去雕饰的意味。亭子门庭之上提着三个大字,虽不恢宏,倒也清楚。是为“临皋亭”。临皋亭,稍稍读过写诗文的人就当知道,只是不想它和我的初次邂逅竟是如此的简单。我只是伫立,大肆领略着这大宋风情,触景生情,便随口吟诵出了“江山亦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的感叹,不想话音未尽,一文士蓑衣拄杖而来,将我细细大量一番,然后便走掉了。那人仪容我一时也记不真切了,只有面容憔悴,风韵不凡的印象仅存。
不多时,雨便停了,我踏着现代人的步子迈入这古老的山城。
今朝的黄冈,亦不过矣十万人口的小城,虽初具城市规模,从城北逛到城南也不过半个钟头。那昔日的黄州,我斯时斯地所在的地界,便更为荒凉了。行走间,我模糊听得两个读书人的私语。
“听说苏学士受了难,发至了黄州了。”
“唉,可怜孙学士天下奇才,竟遭了这般后场。”
“自古才命两相妨,也怨不得。带改日,你我自带所写的文章来请苏学士指点,必会大有长进。”
“也好。”
“苏学士,贬了官……”我暗自思量,噫!这二子所云之人系苏轼苏东坡无疑了。再想想适才临皋亭处,披蓑戴笠者,呵,我竟与苏东坡,我所约会的对象这般错过。
且再寻些机会罢。
半月后,我却也熟悉了风土,也打听来一些大苏的消息:苏公一家初来乍到,且“酒贱常愁客少”,故而门庭冷落。甚至连一方住所也未曾安置妥,一家大小居于定慧院内。
这一日,正是:水光潋滟晴方好。我好好准备了一番,欲登门造访大苏,以解这千年的梦萦之思。我纶巾长袖,,腰佩环玉,向院内走入。之前曾犹豫是否须备些礼物,后便不再去想,到底,我去见之人,是苏东坡。
定慧院乃一庙院,不似深宅大府,径直便得入。我沉吟了少时,便踏入了这千年的一步。毕竟是大文人,强院内时时传出诵习诗文之声。人愈近,声愈清晰,步愈缓,我是时愣住,手脚不知放置何处,心虚也实在平静不了。临皋初会,全因不知其人也未动其情,这番,此踱步堂中吟诗之人,是真真切切的苏子,是历来中国文人的精神偶像。沧桑过去,苏轼已多显老态,我之正立堂门,他竟也觉不得了。
“书生事业真堪笑,忍冻孤灯笔磨平。”苏轼大声狂颂。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我吟诵相对,并踏入堂中。
……
一阵沉默后,苏轼将我一番细看。
“小兄弟,你我可曾相见过,子瞻怎觉得倒如上世见过一般。”
哦,苏轼竟也有这般感觉,我却是早已在他的作品中去追寻一丝丝东坡遗韵了,我暗自惊叹。
“神交久已。”我回答道。
苏抚掌大笑,邀我去堂中相叙。一番客套后,我道明了来由种种,甚至将时光穿行这等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情告之与他,有心看东坡如何反应。“哦,四方为宇,时光为宙,宇宙无穷,天地无限,想来未来之人来到现在,也不足奇。”苏若有所思,淡淡的说。可与我而言,却震惊得很,与其言震惊,不如说折服罢。在自然科学极度落后的古代中国,尤其受教育极深的中国古代文人,听到这番话后一定会感到骇人听闻,可苏轼没有做过环球航行,也不曾知道什么相对论,面对我这一番话,竟如此轻松。好个苏轼,这就是你那“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与旷达吗?他又问我:“小友既来自未来世界,总有个回去吧,不知可有期限?”我应苏轼道:“已来半月有余,当是这几日就该回去了,倘不能够,则历史长河将不复有小弟这颗飞沫了。”苏捋了一把胡须,又跺了几步,返身对我说:“既如此,轼又与小友你一见如故,寒舍凋敝,不足待客,不若让清风陪酒,绿水助兴,今日暮晚,我二人同游赤壁,一来为小友接风,二来一吐胸闷,你说如何?”
“恭敬不如从命,全听苏兄安排。”
我万分没有想到能与苏轼同游赤壁,不过既然碰上了,就要万分珍惜了。我在堂中简单休息了一下午,晚上携酒与鱼,与苏轼登舟了。
山高月小水茫茫,追叹前朝割据忙。这一夜,露水静谧了喧嚣,草木荡涤了世故,众山峦阻断了生前羁旅,长江水映衬着身后微名。我第一次来到这样一番没有“人”的世界,面临着的是一个从未被玷污过的浪漫的星夜。怪不得东坡会在此行下两赋一词,纵是才疏学浅的我,也不由得要敢竭鄙怀,一倾而快了。
“秋山小友(先前我曾告诉苏轼自己姓名,取作陶秋山)何故停住不前啊,速速上船,今日我二人不醉不归。”
我被苏兄邀上船去,船儿便晃晃悠悠渐远了岸。“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苏轼以略带感叹的语调诵出了这两句陶潜的文章,紧接着又说道,“小友既来自未来,苏某心中有一结症,不知能否相告,后人每每谈及苏轼,都如何评说?”我被这直来的问话雷到有些不及防,心中也想,苏轼终究不是李白,他不能“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苏轼虽是一代文化巨头,却不能被当时相容,也真是历史的悲哀。是了,我且让他打开心结。
“苏兄以为陶潜如何?”
“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轼年少总想,夫不能为国尽忠,为民行善,便徒来世间行走一遭,故而只是敬他才情,不效其行,到了今日,才晓得陶先生的苦衷……轼也愿从此出世归隐,但却没有那份定力与修行,高处不胜寒!”大苏长叹一番,手起杯落,酒入愁肠。这时,眼中开闭之间,只觉一道金光乍现,眼中一切都笼上了淡黄色的银做的纱——举头看时,万古如斯的月儿已然钻出了层叠云障。船儿是点了灯火的,火光,水光,月光,星光,四光一聚,并作万千细小的珠粒,铺天盖地,闪向万物。
我强饮几杯,旧郁于胸的难泄之情也一并说了出。
“苏兄此话不全对,差了,差得很!苏兄你须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既已担当了生前之事,又何必在意身后评论。弟本也自命不凡,有怀投笔,无奈几经起落,才看清了这世界之事,本来也无他要紧,碌碌庸庸,腾达显赫,也没甚不同。行走一遭,所求乎不过不违本心。你少年成名而天下知,兄之才,兄之满腔热血,见于诗文,传于后世。千百年后,众人只晓得大宋的苏东坡,那些真小人伪君子,便似江水中一颗尘埃,一滴飞沫,闪过一瞬,便再不能见,他们又算得什么呢?”苏子莫对,眼凝于江,舟自行之,风自吹之。也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走了多远,我尽量放下所有行装,让心灵在这天与地之间,休息个够。我肯定,回去之后不会再有这种飞仙般的感觉,忽然,苏轼大笑一声,抚掌捋须,“秋山小友,苏轼沉浮半身,辗转天涯,今日终得知己!小友说得好,正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轼心中顿悟,再无他虑,现慕得一文,劳烦小友为我行记。”我自行研磨。不想今日能为东坡记文,东坡又会写出什么文章。“小友,你且听好,文名赤——壁——赋。”
啊,赤壁赋,是这一曾经无数次侵蚀了我心灵的文字,今日,就要在原创者口中一字一句吟唱出来。我险些惊叹出声,执笔写下赤,壁,赋三个大字。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曾几何时,我才刚刚吟诵过这千古奇文。又怎能想到,我竟成了这文中的“客”。《前赤壁赋》我自是烂醉于心,倒着背也应是背得来的。我笔走字行间,险些超过了苏子吟诵的速度。风声愈大,水流愈急,不经意间,船已飘到了江心。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报明月之长终,知不可忽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人也,又怎不愿与天地共生,为宇宙通灵。我也曾少年壮志出乡关,也愿天下尽知我姓名,几次碰壁,世间事竟原原本本浮现眼前,那份真性情,也不知是否依然……
我正想间,手却不停,可能是太过熟悉的缘故,一心二用竟也未出差错。苏东坡思若泉涌,虽为初创,竟也不见些许斟酌之片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时,大风骤起,江雾随流,但总有朗月当空,所以全无夜之惊骇,一种天地之气取而代之,充溢在胸,倒更加爽朗通达了。大苏邀我尽酒,兴致大起,我更是早被这江月迷醉了。二人大醉。到了月将沉入,东日欲出之际,我二人才稍有醒意,东坡又拾起笔,飞也般写下“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最后一段,后便投币江中,又睡倒过去。我却已被他吵得清醒,独自撑船,靠向江岸了。
隆宋的赤壁,千年前的黄州,我又绝眦包揽了一下这现代社会我找不到的天然之地,大苏未醒,我也当离开了。难想象倘苏兄清醒的话,当是怎么样的依依不舍。
君子之交淡如水。
苏兄,小弟告辞了。不须折柳相送,这一别,恐难再会,但我知道,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你的东陂情怀。且不必于我不舍,天下谁人不识君呢。不,岂止是小小的天下,应是青史绵延,天高地远。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只是何年何日得再续,东坡不复寻。也不必写诗赠我,我虽卑微,心里也是装着整个寰宇。至于声明评价,早就不再理会,也不知再过一千年是否有人又踏着谁的足迹来寻前人,种种云云,就让历史铭记吧。
走的路上,天青色朦胧雨。
我沿着来路,缓缓轮回。
山东省滕州市滕州一中西校区高中二年级 李亚东
第3篇 碎碎的蓝色800字凉风浸透温热的血液,寒冷开始蔓延……站在文理分科的岔道口,我迷茫了!
——题记
破碎的蓝
抬起头,仰望着天空。那娇滴滴的蓝倒映在视网膜上几乎要流出蓝色的血液。乌黑的乱发在风中飞舞,脖子开始酸痛,眼睛开始迷茫,却丝毫没有动。心中流淌着无尽的悲哀。以前不明白,为什么,天可以那么蓝,现在我知道,天是在为寂寞的人流泪,便汇聚了那夺目的蓝。都说,蓝色的血液是最寂寞的……
无意间,碰到了上天送给的玻璃杯,回忆刹那间支离破碎,在阳光下,褶褶生辉,刺痛了双眼,也刺痛了心底的懦弱。那一个个熟悉的脸浮现在眼前,一个个片断刻画着一场场唯美的动漫。那一刻,眼泪破碎,在蓝天映衬下,犹如一滩破碎湖水。流着泪却永不服输的我在哪里?我把自己丢在了回忆里。原来,我并不坚强。
手里捧着物理书,手中做着数学题,心却早已飞到了那多姿多彩的文章里了。我没有郭敬明的天赋,他左右手都有优势,我只是一个只懂“之乎者也”的小女子,我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却又被太多人左右着。可那一次次烂至极点的分数总会把我的信心瓦解。文理真的不兼容吗?郭敬明书中总是提到‘单薄的青春’,总是透露着一股淡淡的忧伤。我们带着本不该属于我们的忧伤踏进了那个蓝色的世界,天空蓝得让人心碎。
一路上跌跌撞撞,却不小心遗失了自己。选择了左手,选择了云淡风清;选择了右手,选择了无尽的无奈。
青春,这一道明媚的忧伤。
右手掌纹
男左女右,右手掌纹错综复杂,我注定是一个爱逃避的人。大大小小的事,能解则解,不能,我就躲。我不知道世界为何造就了我。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结论用在我身上似乎只能是矛盾。该逃的?不该逃的?我亦分不清……
耀眼的光刺痛双眼,泪水流了出来,滴在嘴边,苦涩苦涩的,顺着脸颊滑落,灌溉了一地的草,明年的春天,是否也会开出一地的忧愁……
第4篇 临别400字紧张的考试即将结束,我们的高一生活也要结束了,在这最后的一个晚上,空气中充满了各中情感。
考试总是让人疲惫,疲惫的心已无力支持剩下的复习,我在座位上乱翻着书,到底有没有看进东西去无从得知。周围窸窣的声音让人烦躁不堪,往日的宁静已一去不返。此刻大家的心情应该是复杂的吧,还有一晚上我们就回家了,还有一晚上我们就分离了,还有一晚上我们。讲台上的老师或许理解同学们的心,没有管太多,但是放肆的孩子们越来越起劲,最后老师也烦了,随着老师的巨吼,教室恢复了安静。
老天不知怎么了,一阵狂风暴作,这次真的见识到了瓢泼大雨,。一个接一个的闪电划破天际,一个接一个的响雷撕裂天空,风吹得树枝摇晃。楼下一位学长在雨中狂吼,或许压力太大了吧,同学们站在窗前,向上天抱怨自己的不满。这就是压力造成的释放,释放我们承受的太多的无奈。
最后的一个晚上我们在暴雨中跑回宿舍,享受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前面的路无人知晓,希望大家像现在这样,不管风雨多大依旧向前。
高一:xiaozhang
第5篇 作文如何认定错别字?500字高考临近,作文错别字1字扣1分的规定,成为广大考生、家长和老师热议的话题之一。大家普遍认为,对错别字的认定情形十分复杂,一定要选用高水平的老师甚至语言文字专家来把关,并就此表达了各自的想法、希望和建议。
家长担忧
日前,长期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高三学生家长徐先生致电本报反映,他对今年高考作文错别字1字扣1分新规定的具体实施,心存一定担忧,因为根据他本人的经验,一些文字或由于字形演变、或由于“见仁见智”,一时很难判定孰对孰错,如果评卷人员仅凭个人理解认定,极易对考生造成不公平。
记者就此走访了省城部分高三年级师生。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赵玉敏介绍,根据国家语委有关精神,以及教材所附字形表、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他们发现当前对错别字的认定一般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下简称《现汉》)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下简称 《现规》)为准,但实践中由于字典差异等原因,确实存在一些有争议的字词,家长徐先生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十二中高三语文组组长、高级教师李琳坦言,以前高考作文3个错别字扣1分且最多扣3分,今年1字扣1分且取消上限,扣分比重增加了许多。为此,他们加强了平时教学中的字形练习,但实践中不时会遇到老师和学生就字形出现分歧,但又都有依据的情形,认定错别字确实需要慎重对待。
字典差异
采访中,徐先生和师生们就字典差异或字形演变导致的字形争议,列举了一些例子,记者也查阅字典进行了求证。
徐先生介绍,“唯一”在《现汉》中同“惟一”,但《现规》表述为“现在一般写作‘唯一’”。现实中,“唯一”曾发展到“惟一”后又恢复“唯一”;“综合征”曾有词典写为“综合症”;“订金”、“定金”两词均存在,但意义不同,实践中经常有人认为后者为错别字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使学生无所适从、认定起来出现偏差。 十二中0502班李肇星同学反映,“以至于”一词《现汉》中只有这一种字形,但《现规》中“以至于”和“以致于”都存在;十二中语文老师赵虹指出,“惹是生非”在《现汉》中为唯一字形,但《现规》同时有“惹事生非”词条,《中国成语大辞典》(缩印本)则标明“惹事生非”见“惹是生非”;“流言蜚语”《现汉》中只是在“流言”词条中有“流言飞语”,《现规》则强调“流言飞语”现在一般写作“流言蜚语”。
采访中,师生们列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普遍反映,由于语言文字文化博大精深,再加上不同版本的字典之间有差异,如轻易认定一些有争议的字词为错别字,很可能造成偏颇。
建言献策
围绕高考作文错别字的认定,接受采访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
赵玉敏、李琳等老师一致认为,对高考作文错别字的认定,一定要统一标准、慎之又慎,最大限度地避免因评卷者与考生认识有差异而造成误判,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老师们进一步指出,作文评判老师应该从高考阅卷老师中优中选优,选派素质水平高、经验丰富、资历深的高三一线教师担当。同时,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字词,应当由有关方面或评卷教师提前整理一份“对照表”,既提高效率,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
省实验中学雷捷淼、谭静雅等同学则建议,为了保证评卷质量和提高阅卷效率,作文评判老师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专门评判写作能力,一部分专门认定错别字即当“校对”。
及时反馈
对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在认真甄别的基础上,充分、及时地反馈给我省评卷工作专家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作文评判工作。同时他指出:高考作文错别字往年也扣分,今年虽然更加严格,但就评判、认定工作而言变化不大,考生、家长不必有过多担心,因为错别字扣分仅限于作文,一般来说有争议的字词比例很小;而评判作文的均为资历深、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在把握、认定错别字方面一般不会出现偏差。同时,在具体评判时,各级教育部门会有更加详尽的评卷细则,帮助评卷人员进行把握。
另外,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号召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一定要推选最优秀的一线教师参加评卷工作,一线教师则要积极报名、服从安排,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评卷工作的质量,对考生做到最大限度的公平和公正。
第6篇 临别前想到的……700字六年的小学生活已被时间的尘埃密封。急于把记忆的金钥匙拔出来,想让这美好的一切永远深藏在心底。却终究害怕有一天失去它,于是,便不惮地把它付诸于纸上。
昨天的校园,一切都历历在目。不争气的眼泪又滴落脸颊。校园的大门依旧敞开着,昨天,它迎接我们的到来,今天,它却欢送我们离去。往日的“吱呀吱呀”声顿时戛然而止,它在恋恋不舍我们的离去吗?是的,它留恋,同时也由衷祝福着我们在新学年里再次跨上新的台阶。操场两边的大榕树,也伸展着纤细的手臂,向我们辞别。蓦地,我想起了先前对这一切的埋怨,不由连骂了自己几个“呆痴”。
昨天的教室,是一片属于我们的天地。以前,我是班里的差生。我总是坐在座位上,对着难题在孤独的沙漠中寻找水源,无助。我不想做鸵鸟,却已披上了它的羽翼;我不想做蜗牛,却早早地背上了它的外壳。我想,我是笨的。可是,就在这时,耳边传来涓涓泉水般的声音。是她!她温柔地抚摩着我的脸颊,孜孜不倦地为我讲起了习题。她,重新燃起了我的热情,重新激起了我的斗志,让我一跃成为班上的佼佼者。今天,我们就要分手,再也不能促膝谈心了。而她,正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啊!
昨天,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同学们尽情地追逐、嬉戏着。偶尔碰到了难题,几个“莘莘学子”便伏案思忖。等到稿纸几乎堆成了小山,终于水落石出时,“小书呆”这才兴奋地一抬头,没料,却与对面横冲直撞的“大力士”撞了个满怀,。可怜这“小书呆”,被撞之后,还说了一句:“怎么不说声谢谢!真没礼貌!”——众人晕矣......
老师啊,同学啊,在临别前,请允许我为你们演奏一首小提琴,让它成为我们之间永恒的乐章,伴其好梦......
第7篇 写在临别之际700字在这个梅雨纷分的时节,你们如一群羽翼丰满的鸟儿,即将展开翅膀搏击浩瀚的蓝天,微风会用最温柔的呢喃为你们欢送,白云会用最美妙的舞姿欢迎你们的到达。
尽管分离早就是预想到的,但真的到来时,总仍然有些失落和怅惘。不知你们是否也如我一样欲说无语呢。
三年时光,如流水转瞬即逝,千多个日日夜夜,如生命的年轮,在我的脸上刻下无数的岁月的印记,给你们披上成熟的外衣,它用知识给你们做面料,用青春做图案,用成长做纽扣,有了这些,一路走来,你们过得绚烂多彩。回首来路,有过忧虑,彷徨和失意,甚至恼怒;也有过快乐喜悦和激动兴奋。
多少次,为你们取得的骄人的成绩而暗自高兴;多少次,为你们的独特见解而欣喜;也曾为运动场上你们蓬勃的活力而倍感自己也年轻;也曾为元旦晚会上你们
多样的才艺而折服叹息;又有多少次,因为你们的不守时而无计可施;又有多少次,因为你们的嬉戏荒废学业沉溺网络而难过伤心。
一年来,多少个清晨,我们踏着晨雾奔赴教室;多少个晚上,我们顶着星星赶着回家;多少个下午,我独守办公室,只为了一种信念;多少个深夜,你秉烛苦读,只为心中那份梦想。
有梦,就有苦;有苦,才会去拼搏;有拼搏,才会有希望;有希望,就会有奋斗的动力。别忘了,心有多大,我们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宽。
展望前途,人生征程茫茫,需要你们有敏锐的眼光,有执着的追求,有坚定的信念,更需要你们有勃勃的冲力,有善良的灵魂,有无界的爱心;还需要你们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格,健康的身心和完美的修养。请随时记得,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有我们,你们才有了上路的勇气和毅力;有了你们,我们才有了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美丽。临别之际,让我们互道珍重!
2010年6月14日晚:玉寒冰·匡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