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去东湖,但我并不喜欢东湖的水,因为它总是给我一种庸碌的感觉,比不上洞庭湖的北通巫峡、南及潇湘,更比不上海水的气势和胸襟。
终于有一天,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我再次来到东湖,开始细细观察那潭水。水不清澈,微微荡着些波纹,像一篇轻描淡写而又有些冗长的文章。我说不清对这水是否有好感,只是感觉它太熟悉,熟悉得令我心痛。
东湖边的风总是挺大的,带着些水的湿意扑面而来,我却从不会被它吹得心情激动。
水……我突然想起,很多时候,人们习惯把生活比作细水长流。这与我眼前的景是多么相似啊!水波懒洋洋地荡漾,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响,但仔细倾听,却能听见或是欢愉,或是无奈,或是绝望的喃喃私语。
东湖的水就像一幅生活画,不加修饰地展现在我面前,可我却曾以为它毫无意义。"你真的那样热爱生活吗?哪怕它像这眼前的东湖水一样平淡无奇?"我自问着,却不知如何回答。
东湖的水注定要寂寞地荡漾着,注定不能像海水那样耀武扬威地奔流,可是只要它甘愿宁静,它就永远也不会因为不曾威风而自惭形秽。
我们的生活或许就像极那平静的水,迎着日出,送走日落。可是我们拥有了内心的宁静,我们又怎么会害怕平淡中的寂寞呢?如果说有寂寞、有乏味,那只能说是我们不曾细细品味这生活罢了。
诸葛亮曾说过,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眼前的东湖水在平淡中却蕴含着真诚和气度,真诚不在乎外表的波澜起伏,我想这与水、与生活的真谛相仿。
【点评】本文最大特点是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衬垫突出,波折有致。这也是该文胜出一般同题作文的地方。其次是作者善于观察和感悟,描写也很细腻,拟人和比喻等手法用得新颖而生动传神。
第2篇 护水小分队600字我在居住的小区里,和几个要好的朋友,自发组成了一支“护水小分队”,目的是为了保护水源,不让其他的人浪费水。
一个星期日,我们在组织巡查时,发现离我们社区不远的周市人民医院门前的草地上有“敌情”,明明和亮亮来向我报告:“草地上有几个‘毛头敌兵’正在玩水,我们上去劝说,却被他们喷成了落汤鸡,你赶快去看看吧。”
我听完后急了,立刻跑去查看。果然发现那儿有几个地年级的同学,在那里用浇灌绿地的水龙头,你喷我一下,我喷你一下玩的正欢呢。我快步走过去一把拉开了他们,对他们说:“你们知不知道这是在浪费宝贵的水资源吗?不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吗?”
可这些人听了却很不服气的对我说道:“关你什么事呀?玩点水算个什么呀,我们这里的水不是多得很吗?即便是真的浪费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我告诉他们:“这怎么不叫浪费,不要说是我们这里,就是地球上的水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能供我们人类使用的淡水,却只有总水量的八分之一左右,如果人人都不懂得珍惜,人人都随意去浪费水,只怕是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我们的眼泪呀!”
经过我的一番劝说,这些低年级的同学们,总算是关闭了水龙头,有的还向我们认错呢。
我想: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仅仅靠我们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动员更多的人一起参与,只有每个人都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人人注意节约用水,才能保护我们这颗赖以生存的地球
昆山市华城美地小学五年级:罗昊
第3篇 开水壶用久了为什么会生水垢500字天然水中,除雨水不含有固体溶解物之外,海水、井水、泉水等,都含有矿物质,如碳酸氢钙、碳酸氢镁、硫酸钙、硫酸镁等,含有这类物质的水叫做硬水,不含这类物质的水叫做软水。
家庭中烧开水的水壶用久了,在壶的内壁和底上会留下一层沉淀物,叫“水垢”。水垢是由一些盐类组成的。我们用自来水等硬水烧开水时,溶解在水中的硫酸钙就沉淀出来;当水沸腾时,水里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就相应地分解而生成极难溶解的碳酸钙和碳酸镁沉淀在壶的内壁和底上,结成水垢。开水壶生了水垢,就不容易传热了,烧水要浪费很多热力。在工厂里,如果锅炉生了水垢,问题就更大了,因为这些水垢传热不均匀,往往会引起猛烈的爆炸。因此,人们就设法把硬水“软化”,变成不含钙镁盐类的软水。最普通的办法,就是把水煮一下,使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变成碳酸钙和碳酸镁而沉淀掉。在工厂里,往往在水里加适量的碳酸钠(苏打),也能除去这些杂质。因为碳酸钠能与硬水中的钙盐、镁盐作用,生成碳酸钙沉淀。也有的工厂用硅铝酸钠作软化剂,这种软化剂经处理后,可以反复使用,成本低廉。近年来,人们采用新方法软化水,即把硬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除去其中的钙离子,就变成了软水。
硬水似乎很不受欢迎,其实硬水在酿酒工业上自有独到之处,因为硫酸钙、硫酸镁等都是酵母菌繁殖时的必要营养物质。更有趣的是,水中如果含有少量的硫酸镁,制出来的酒,颜色比较淡;含有硫酸镁多些,酒的颜色就深。所以工业上对水的需要和要求也各有不同。
第4篇 引活水肥“耕田”500字引用是一种常用的艺术方法。“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巧妙地运用引用,能使说明文更显生动,能使议论文更见雄辩,能使散文更具文采,能使散文更现魅力。从内容上来看,引用的内容丰富多彩;从形式上来看,引用的形式多姿多彩。
常见的如下十种:
一、引用诗句。
引用诗句作文题,鲜明、醒目。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引用李商隐《无题》中诗句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作文题,既切合说明的内容,又有助于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写春光的有“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写夏景的有“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写秋色的有“青女素峨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写冬日的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这些诗句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似一幕幕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写到春播可引用诗句“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写到萤火虫可引用诗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写到荷花可引用诗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到秋天枫叶可引用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写到鸭子可引用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文末引用诗句,一箭双雕,既可以总结全文,又可以深化主题。如《驿路梨花》在结尾处引用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是画龙点睛之笔,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象征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处处弘扬。
二、引用谜语。
引用谜语,可以使文章显得新奇、有趣。如《蜘蛛》一文引用诗谜“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诗谜不仅富有趣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而且形象地概括了蜘蛛织网捕虫的生态特征,还同下文紧密相连,领起下文。
又如关于蝴蝶的谜语“长相俊俏,爱舞爱跳, 春花一开,它就来到”,关于老鼠的谜语“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 贼头又贼脑,夜晚干坏事”,关于羊的谜语“年纪不大,胡子一把, 喜吃青草,爱叫妈妈”,这些谜语都紧扣动物的特征,拟人生动,鲜活形象。
三、引用成语。
成语言简意丰,引用贴切,可使行文准确、生动。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引用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说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积极作用,引用成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来阐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原则。这些成语在毛泽东的笔下似乎信手拈来,但又恰到好处,既给人一种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的感受,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又如说奉献精神可用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高风亮节可用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诚实信用可用成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说内容空乏“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四、引用格言。
格言言简意明,引用得当,可使行文活泼、明快。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引用格言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应有的态度。这些格言排列有序,通俗警策,明白晓畅,朗朗上口,精辟生动。
又如说到勤奋可引用格言“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有涯苦作舟”,说到惜时可引用格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到谦虚时可引用格言“谦受益,满招损”,说到意志时可引用格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到团结时可引用格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礼貌时可引用格言“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
五、引用名人名句。
名人名句语言典范,往往在读者中留下的印象,深刻、鲜明,如能“妙手偶得之”,便能一下子让文章长出明亮的眉目,给人亲切感,增强感染力。如《俭以养德》一文中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点了题,又提出了中心论点。
又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引用张嘉贞在《安济桥铭》中的赞语“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来说明赵州桥构造的奇特和高超的技艺;引用张在《朝野佥载》中的名句“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来说明赵州桥的形式优美;读着这些优美的赞语,能一下子勾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入一种幽美的境界。
六、引用故事。
神话、传说、寓言,富有情趣,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如《死海不死》一文中引用 2000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处决的俘虏奴隶的传说,既形象地说明了死海浮力大的表面特征,为下文科学的揭示死海的本质特征作映衬,又增添了死海的神奇色彩,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引用远古时候上帝为惩罚拒绝悔改恶习的男子们而将大陆变为汪洋大海的传说,既表明自古以来人们就在用各种方式探究死海的成因,又增添了死海的神话色彩,引发读者去追究死海的真正成因。
又如《从三到万》一文中引用出现在明清笔记里的“从三到万”的故事,从故事中引出论点,结合故事讲道理,使论据具体、形象、通俗、精辟,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七、引用俗语。
俗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定型语句,它简练形象,通俗易懂,质朴无华。如《抢财神》一文引用俗语“吃得开”“窝囊废”“没能耐”“囫囵年”等,读来明白如话,十分亲切;还有“财神爷”“财神婆”“活财神”“小财神”“宝贝”等对农业技术员及其家属的种种传神的俗呼,所有这些,都增强了这篇通讯的艺术魅力。
又如用到不识抬举时可用俗语“敬酒不吃吃罚酒”,用到见异思迁时可用俗语“这山望着那山高”,用到自作自受时可用俗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用到临阵磨枪时可用俗语“现上桥现扎耳朵眼”,用到老马识途时可用俗语“老马脚下不迷路”,这些俗语的引用,可使文章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
八、引用日记。
日记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真情流露。引用日记,可让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如《人民的勤务员》一文开头摘引雷锋日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展现了雷锋的内心世界;文末又以“我觉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是大公无私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人民有益的,他的责任是没有边的”的雷锋日记内容收尾,再次显示了雷锋故事的意思。
九、引用谚语。
谚语是群众中流传的稳定语句,它形象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背诵。如《看云识天气》一文引用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分别说明了云的光彩的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
十、引用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会让你找回了那份遥远的生活回忆,给你此时纷乱的感情体验一个定型,给你痛苦而枯涩的构思一种启发,,给你茫然不定的选择一些灵感的润色,使你笔下的文字亲切而又有灵动感。
如一习作《掌声》: “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一直认为是这样。今天的化学测验我却得到了全班最高分,我情不自禁地欢呼,仿佛得到了一种最高荣誉。我喜欢这种感觉,我有一种冲动,我突然奇怪地渴望能听到别人的掌声。就像苦咖啡,苦中有甜,最美的滋味。”上面这篇作文的开头:““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一直认为是这样。”这句十分别致,看似破空而来,细细品位,一波三折,味道很足,很有咬劲,它不仅奠定了全文的矛盾而又渴望的感情基调,也暗示了下面的行文脉络。
写作中一旦找到这种巧妙的起始句,下面就轻舟顺流而下,写起来得心应手了。在推敲提炼上文起始句时,流行歌曲起到了重要的点化拓展作用。
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定能助你成就精彩文章。
第5篇 引活水肥“耕田”500字引用是一种常用的艺术方法。“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巧妙地运用引用,能使说明文更显生动,能使议论文更见雄辩,能使散文更具文采,能使散文更现魅力。从内容上来看,引用的内容丰富多彩;从形式上来看,引用的形式多姿多彩。
常见的如下十种:
一、引用诗句。
引用诗句作文题,鲜明、醒目。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引用李商隐《无题》中诗句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作文题,既切合说明的内容,又有助于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写春光的有“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写夏景的有“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写秋色的有“青女素峨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写冬日的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这些诗句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似一幕幕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写到春播可引用诗句“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写到萤火虫可引用诗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写到荷花可引用诗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到秋天枫叶可引用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写到鸭子可引用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文末引用诗句,一箭双雕,既可以总结全文,又可以深化主题。如《驿路梨花》在结尾处引用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是画龙点睛之笔,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象征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处处弘扬。
二、引用谜语。
引用谜语,可以使文章显得新奇、有趣。如《蜘蛛》一文引用诗谜“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诗谜不仅富有趣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而且形象地概括了蜘蛛织网捕虫的生态特征,还同下文紧密相连,领起下文。
又如关于蝴蝶的谜语“长相俊俏,爱舞爱跳,春花一开,它就来到”,关于老鼠的谜语“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贼头又贼脑,夜晚干坏事”,关于羊的谜语“年纪不大,胡子一把,喜吃青草,爱叫妈妈”,这些谜语都紧扣动物的特征,拟人生动,鲜活形象。
三、引用成语。
成语言简意丰,引用贴切,可使行文准确、生动。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引用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说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积极作用,引用成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来阐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原则。这些成语在毛泽东的笔下似乎信手拈来,但又恰到好处,既给人一种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的感受,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又如说奉献精神可用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高风亮节可用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诚实信用可用成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说内容空乏“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四、引用格言。
格言言简意明,引用得当,可使行文活泼、明快。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引用格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应有的态度。这些格言排列有序,通俗警策,明白晓畅,朗朗上口,精辟生动。
又如说到勤奋可引用格言“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有涯苦作舟”,说到惜时可引用格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到谦虚时可引用格言“谦受益,满招损”,说到意志时可引用格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到团结时可引用格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礼貌时可引用格言“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
五、引用名人名句。
名人名句语言典范,往往在读者中留下的印象,深刻、鲜明,如能“妙手偶得之”,便能一下子让文章长出明亮的眉目,给人亲切感,增强感染力。如《俭以养德》一文中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点了题,又提出了中心论点。
又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引用张嘉贞在《安济桥铭》中的赞语“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来说明赵州桥构造的奇特和高超的技艺;引用张在《朝野佥载》中的名句“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来说明赵州桥的形式优美;读着这些优美的赞语,能一下子勾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入一种幽美的境界。
六、引用故事。
神话、传说、寓言,富有情趣,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如《死海不死》一文中引用2000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处决的俘虏奴隶的传说,既形象地说明了死海浮力大的表面特征,为下文科学的揭示死海的本质特征作映衬,又增添了死海的神奇色彩,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引用远古时候上帝为惩罚拒绝悔改恶习的男子们而将大陆变为汪洋大海的传说,既表明自古以来人们就在用各种方式探究死海的成因,又增添了死海的神话色彩,引发读者去追究死海的真正成因。
又如《从三到万》一文中引用出现在明清笔记里的“从三到万”的故事,从故事中引出论点,结合故事讲道理,使论据具体、形象、通俗、精辟,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七、引用俗语。
俗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定型语句,它简练形象,通俗易懂,质朴无华。如《抢财神》一文引用俗语“吃得开”“窝囊废”“没能耐”“囫囵年”等,读来明白如话,十分亲切;还有“财神爷”“财神婆”“活财神”“小财神”“宝贝”等对农业技术员及其家属的种种传神的俗呼,所有这些,都增强了这篇通讯的艺术魅力。
又如用到不识抬举时可用俗语“敬酒不吃吃罚酒”,用到见异思迁时可用俗语“这山望着那山高”,用到自作自受时可用俗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用到临阵磨枪时可用俗语“现上桥现扎耳朵眼”,用到老马识途时可用俗语“老马脚下不迷路”,这些俗语的引用,可使文章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八、引用日记。
日记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真情流露。引用日记,可让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如《人民的勤务员》一文开头摘引雷锋日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展现了雷锋的内心世界;文末又以“我觉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是大公无私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人民有益的,他的责任是没有边的”的雷锋日记内容收尾,再次显示了雷锋故事的意思。
九、引用谚语。
谚语是群众中流传的稳定语句,它形象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背诵。如《看云识天气》一文引用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分别说明了云的光彩的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
十、引用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会让你找回了那份遥远的生活回忆,给你此时纷乱的感情体验一个定型,给你痛苦而枯涩的构思一种启发,,给你茫然不定的选择一些灵感的润色,使你笔下的文字亲切而又有灵动感。
如一习作《掌声》:“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一直认为是这样。今天的化学测验我却得到了全班最高分,我情不自禁地欢呼,仿佛得到了一种最高荣誉。我喜欢这种感觉,我有一种冲动,我突然奇怪地渴望能听到别人的掌声。就像苦咖啡,苦中有甜,最美的滋味。”上面这篇作文的开头:““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一直认为是这样。”这句十分别致,看似破空而来,细细品位,一波三折,味道很足,很有咬劲,它不仅奠定了全文的矛盾而又渴望的感情基调,也暗示了下面的行文脉络。
写作中一旦找到这种巧妙的起始句,下面就轻舟顺流而下,写起来得心应手了。在推敲提炼上文起始句时,流行歌曲起到了重要的点化拓展作用。
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定能助你成就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