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末,被称为“中国版变脸”的谍战大戏《我是真的》完美收官,并在六大卫视齐齐夺冠。庆功宴上,该片第一主角“桑义州”的两位饰演者共同亮相,他俩就是郭晓冬与郭晓峰,或许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他们是亲兄弟。
如今,郭晓冬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鲜为人知的是,当年是哥哥郭晓峰主动放弃了工作,千里迢迢地陪着郭晓冬进京,这才圆了弟弟的演员梦。同时郭晓峰自己也进入了影视圈。端起酒杯,兄弟俩陷入对往事的无尽回忆之中……
出身寒门,北漂的生涯几多苦难
郭晓峰兄弟俩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市的一户农民家庭。1992年,郭晓冬是莒南县邮电局的邮递员,哥哥郭晓峰则在一家企业里当司机。这年4月,郭晓冬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北京电影学院举办夏令营的消息,学费500元,来回路费自理,郭晓冬心动了,并将自己参加工作时的一笔风险抵押金提了出来,千里迢迢地奔向了北京。
夏令营的半个月时间,郭晓冬在电影学院里学习表演,到北影厂参观,这一切对他来说是那样新奇。第二年3月,他决定辞职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他的这一决定引起父母的强烈反对,可是郭晓峰却大力支持他:“晓冬,既然你拿定了主意,那就尽力去闯吧,家里你放心,一切有我呢!”
在哥哥郭晓峰的大力支持下,郭晓冬怀揣着200元,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然而,让他极度失望的是,他连初试都没有过。此时,除去报名费之后,他的身上只剩下30元钱,郭晓冬的心头自然涌起一阵莫名的恐慌。这时,从一起报名的同学口中,郭晓冬听说八一电影制片厂经常招聘群众演员,一天有10元工资,还免费提供一顿饭,这个消息让他喜出望外。
此后的大半年时间,郭晓冬每天都苦苦地守候在八一电影厂门前,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半夜饿得睡不着时,他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要是哥哥郭晓峰在身边就好了,有他在,自己什么也不怕!”可是,哥哥怎么会来呢?几乎快陷入绝望的郭晓冬鬼使神差地给哥哥打了个“报喜”的电话,他要把哥哥忽悠到北京:“哥,北京可好啦!我做演员了,每天收入10元钱,还管饭,天天吃肉,你来吧,我俩一块赚钱……”
郭晓峰对表演的热爱一点儿也不亚于弟弟,在弟弟的“忽悠”之下,他很快来到了北京。见哥哥真的来了,郭晓冬又惊喜又愧疚,他垂着头向哥哥认错:“哥,我一个人实在撑不下去了,可又不想放弃,你骂我吧,骂痛快了好解气。”不想,郭晓峰一把搂住了他,心疼地说:“你早该对我说实话,早说,我早就过来帮你了。有哥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郭晓峰的话,让郭晓冬泪流满面。
第二天,兄弟俩在北京邮电学院租了一间地下室,郭晓峰就像一座灯塔,重新照亮了弟弟寻梦的路。
1994年夏天的一天晚上,郭晓冬半夜醒来上厕所,脚突然触到了水里,郭晓冬吓得尖叫起来:“哥,快点起来,发洪水了。”郭晓峰忙起来查看,原来,暴雨整整下了一夜,积水灌进了地下室,鞋子已经随水漂走了。郭晓峰喃喃道:“这里不能再住人了,如果漏电,就太危险了。”
第二天,兄弟俩搬到了北京科研所的一间地下室,租金涨到了300元。为了摆脱困境,郭晓峰白天去建筑工地打工,让朋友帮忙接夜场戏,下班再去赶场,长期的体力透支,他的身体很快就吃不消了,经常头晕和恶心。哥俩儿在举步维艰之中熬到了1995年春节。这天,父亲来信说家里欠了1000元债,郭晓冬东拼西凑,好不容易筹齐了,却再也借不到回家的路费,只得在给父亲寄钱时,留言说有戏要拍,哥俩都不能回家过年。
那是兄弟俩第一次在外过年。大年三十,郭晓峰买了一只烧鸡和一瓶二锅头,和弟弟“欢度除夕”。当晚,郭晓冬久久未能入眠:“哥,我一直希望会有属于我们的北漂童话,可是没有。哥,我快撑不住了,要不,咱俩干脆回家吧。”郭晓峰猛地推了弟弟一把:“回家,咱们拿什么脸回家?回去让大家笑话?给爹娘丢脸?”最后,兄弟俩约定,再拼搏一把,如果还没有什么改观,那只能卷铺盖回家,即使再丢脸也不能有任何怨言。
随后的两年间,幸运之神始终都没有眷顾郭晓冬,可是,哥哥郭晓峰却无意中赢来了人生的转机。1995年底,八一电影制片投资战争片《大转折》,郭晓峰被导演挑中,饰演其中的一名警卫员,他以每月1500元的工资进驻剧组。有了稳定的工资,郭晓峰的压力小了不少,兄弟俩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郭晓冬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当中。
1996年,郭晓冬终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可是,由于他只是初中毕业,没有办法完成调档。郭晓峰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个念头就是:绝不能让弟弟这样完了!他找到班主任崔老师,动情地把兄弟俩北漂的经历讲述了一遍,崔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她当即决定帮郭晓冬一把,请求学校特批,以同等学历将他调档入学。当鲜红的录取通知书拿到郭晓冬面前时,他流着眼泪说:“我一直觉得,自己跟幸福有很远的距离,没想到,幸福真的来了……”
相濡以沫,走出泥泽时云淡风轻
2000年7月,在哥哥的精心呵护之下,郭晓冬顺利完成了学业,成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名演员。然而,初进八一电影制片厂,郭晓冬连一句有台词的戏都没有接到,上了四年大学,还是个“群众演员”,郭晓冬沮丧到了极点。郭晓峰开导弟弟:“不怕机会不来,就怕机会来了把握不好,你学习了许多演技,但与专业演员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你一定要在角色中细细揣摩,只有这样,当机会来临时,你才能抓住啊!”在哥哥的安抚下,郭晓冬的急躁情绪渐渐平复。无戏可拍的时候,他就在家里看电影,观摩别人的表演。
两年的卧薪尝胆,终于让郭晓冬等来了机会。2002年底,他在电影《暖》中饰演男主角。该片情节简单,对表演功底极具考验。
然而,就在郭晓冬进驻剧组的第三天,他突然接到哥哥泣不成声的电话:“晓冬,爸爸走了。”这一噩耗如五雷轰顶。原来,一直患有心脏病的父亲进城办事时,乘坐的公交车差点出了车祸,因惊吓过度,父亲到家没几分钟就走了。郭晓冬痛哭失声,导演宣布他停止工作回家奔丧。可考虑到自己一走,整个电影的拍摄进度都将受到影响,郭晓冬选择了留下。
令人欣慰的是,电影《暖》播出之后好评如潮,并斩获了东京电影节的金麒麟大奖。郭晓峰得知喜讯后,第一时间赶回老家,在父亲坟前,用手提电脑把弟弟主演的电影从前到尾放了一遍。他哽咽着对“父亲”说:“爹,您看见了吗?这是晓冬拍的电影,还得了国际大奖。”郭晓峰边说边流泪,边哭边磕头。
这之后,郭晓冬的片约越来越多,可郭晓峰的事业却始终波澜不惊,郭晓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2003年7月,一位著名编剧找到郭晓冬,请他出演电视剧《新结婚时代》的男一号。读完剧本之后,郭晓冬觉得自己和哥哥与剧中兄弟俩的经历很类似,因而萌生了推荐哥哥与自己一同参演的想法。与导演、编剧沟通后,他们高兴地答应了。
哪知,当导演向郭晓峰发出邀请时,郭晓峰却态度坚决地回绝了。很多人背后讥讽道:“你以为自己是多大的腕儿啊,给你机会还不要。”在别人一片不理解中,只有郭晓冬读懂了哥哥:他虽然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一点儿也不想沾自己的光,要强的哥哥不希望自己被别人说,是通过弟弟得到这个机会的。从那以后,郭晓冬再也没向导演和制片方提过哥哥,还和哥哥一样,隐瞒起了兄弟俩的关系。
看故事网更新了最新的故事:郭晓冬和哥哥郭晓峰的人生一起炫起来
更多故事文章请登录看看米:http://gs.m.cataluc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