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真话感言:为了那只饱含深情的芦柑

编辑:看故事网来源:gs.m.cataluco.com点击:评论

2010年2月21日,首次参加冬奥会的18岁中国姑娘周扬在短道速滑1500米决赛当中,连续冲破7名对手的重重包围,以一场堪称经典的胜利为中国代表团争得了第3枚金牌,打破了韩国选手连续两届的垄断,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年轻的冬奥冠军!赛后,这位顽强的姑娘一边挥舞着国旗,一边激动地说道:“获得这枚金牌,可以让我的爸爸妈妈生活得好一点了。”

  真挚朴实的话语,令观众无不动容,她的母亲王淑英更是泪流满面。十几年来,这位下岗妈妈含辛茹苦,一如颠簸一路挣扎,如今,她终于盼来了女儿登上巅峰的这一天……

  初入冰坛,

  “短道”小丫来自贫寒家

  1991年6月9日,一个活泼健康的女孩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光机研究所家属小区。怀抱着粉嫩的女儿,刚刚当了母亲的王淑英止不住内心的欣喜。多年前,王淑英便在长春市机械厂下岗,再加上腿部有残疾,夫妻俩的生活一直十分困难。

  小周洋的出生让家里的负担大了很多,为了养家糊口,王淑英用仅存的一点儿积蓄买了一台编织机,靠为别人织毛衣挣一点儿加工费,一直没有工作的丈夫则四处“打游击”,白天在周围小区和学校卖冰糕,晚上在饭店里帮厨。

  1999年7月,周洋进入长春市光机子弟小学读书,并很快显露出运动上的天赋。两个月之后,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小周洋连续夺了100米和200米两项田径比赛的第一名。身着红色运动装的她如同闪电一般,飞速地划过土黄跑道,这引起了看台上一个人的注意,她就是冰坛名宿崔顺子,她是冰雪名将叶乔波的启蒙教练。

  崔顺子来到王淑英家,表示要收小周洋为徒。这时,邻居们纷纷劝王淑英:“8岁的孩子去练滑冰有点儿晚,你们家不富裕,不要在这上面浪费钱了!”丈夫周继文也有些犹豫,但王淑英说:“孩子滑冰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干吗要给她压力?”

  在王淑英的坚持下,周洋顺利进入到崔顺子麾下,最开始的时候,她进入的是三线业余队伍,由于条件所限,当时长春的冰场很不够用,三线业余队伍只能在下半夜两点钟上冰。为了让周洋有一个充沛的体力,王淑英每天半夜12点准时起床,一边打着哈欠,一边为女儿煲上一点营养汤。煲好后,再小心翼翼地叫醒女儿,每当看到女儿舔嘴咂舌地喝下去,王淑英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在王淑英的影响之下,丈夫周继文承担了接送女儿的任务。从长春五环体育馆到家里的这段距离,负责接送任务的周继文从不浪费,这段2公里左右的路上,父女俩在行进间要完成各种跑、跳动作,总之,只要是周继文在教练那里看到的学到的,统统会在这条路上再给女儿‘训练’一遍。

  滑冰需要穿滑冰鞋,而一双质地良好的滑冰鞋得几千元,这对周洋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开始,她总是借别人的滑冰鞋穿,后来就用教练用旧的滑冰鞋,因为不合脚,一天滑下来,她的脚上全是血泡,半个月后,脚后跟严惩磨伤出血,溃疡后连骨头都露出来了。

  “妈,教练说了,泡灭了磨成茧子就好了。”女儿安慰道。王淑英抱着女儿的脚,心疼地哭了,她用烧红的针尖将水泡一一挑破。此后,王淑英白天卖雪糕,晚上织毛衣到半夜,还把家里房子腾出一间,开了个彩票经营站。两个月后,她花800元为周洋买了一双别人穿过的六成新的单排滑冰鞋。当她把这双半新不旧的滑冰鞋放在女儿手里时,周洋高兴地拥住父母喊道:“我有自己的滑冰鞋了!”

   2006年年初,周洋以优异的成绩入选国家队,由于名将王濛已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夺得女子500米冠军,因此主教练李琰有意将周洋打造成一员长距离悍将,以扭转中国队多年来“短优长弱”的局面。临出发的那天,王淑英细心地帮周洋收拾好行囊,还特地装上她最喜欢吃的芦柑。王淑英对女儿说:“洋洋,国家队不比地方队,要想真正地出头,就一定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咬牙坚持,

  那只饱含深情的芦柑

  让王淑英欣慰的是,尽管女儿吃了很多苦,但是和其他“90后”的孩子完全不一样,她不但孝顺,而且有着与年龄很不符的成熟,没事时也爱在电话里向王淑英撒娇,也像其他的女孩子一样喜欢毛绒玩具,但周洋却从不开口向妈妈要求买任何东西。

  进入国家队之后,周洋每月可以领到500多元的工资。周洋除了日常开销外,都交给妈妈存起来。

  可是,这些都是孩子的血汗钱,王淑英又怎么舍得动上一分啊!2007年11月,国家短道速滑队来到长春进行冬训,近在咫尺,一些长春籍的家长经常去看望孩子,或是送钱,或是送好吃的东西给孩子。女儿是妈妈的心头肉,王淑英何尝不想这样啊!可是,家里实在太穷,那点钱也不能随便乱用,唯一一次有“礼品”的探望,也成了王淑英记忆中永远的感伤。

  那天下午,王淑英坐着丈夫的自行车来到训练馆,在大门处,恰好碰到一个卖芦柑的老大娘。一斤芦柑仅仅两元钱,可是夫妇俩掏遍了衣兜,却仅仅找出了一元。看到一元钱买下的两个小芦柑,周洋高兴坏了,其中的一个连核都没吐就咽下去了,还咂着嘴陶醉地说道:“妈妈,这芦柑怎么这么好吃啊!”擦擦手后,周洋又问道:“妈妈,那一个我能吃吗?”王淑英听了心酸至极,说:“吃吧,孩子,这个也是你的。”可是周洋却像想起来什么似的舍不得吃了,把剩下的一个芦柑小心地藏进了包里,看到妈妈一脸的迷惑,她咧着小嘴,神秘地笑了。

  大半个月之后,恰逢王淑英过生日,她把女儿叫了回来,准备借此机会改善改善女儿的伙食。在翻看女儿的背包时,王淑英发现里面有几件训练服,便顺手掏出来准备清洗清洗,就在这时,只听得“扑通”一声,一个又软又圆的东西砸在了她的脚上。

  王淑英低头一看,竟然是一个芦柑。她惊讶地问道:“洋洋,这个是不是……”小周洋得意地点了点头,回答道:“这个是我特意留给你的,知道你当时不肯吃,今天你可以吃喔,今天是你的生日!”王淑英把芦柑剥开,手微颤着掰了一瓣在嘴里,双眼早已是一片湿漉。

  由于地理偏僻,王淑英经营的彩票站销售额很少,只能应付最基本的生活,但王淑英从未想到过放弃,因为每当周洋打电话的时候,王淑英都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女儿:“我和你爸爸干上了一桩好买卖,每月的收入都很固定,家里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

  可是,纸总有包不住火的一天。2008年10月,很长时间没回家的周洋借着一次比赛机会,和队友王濛一起回到家里看看。由于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周洋事先没有打招呼。

  走到自己家的楼前,周洋便感觉不对劲。满楼的住户中,所有的人家都已更换了铝合金或是塑钢门窗,只有自己家还是老旧的木头门窗,多年的风雨洗礼,上面的绿油漆斑斑驳驳。性格大大咧咧的王濛看到这一切,也不禁皱起了眉头,并直言不讳地说道:“洋洋,你不是说他们的买卖很赚钱吗?看来不是那么回事儿呀!”

  果不其然,一推开家门,外间的屋子只有一台彩票机和两条长条凳。里屋除了睡觉的地方外,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连个插脚的地方也没有。细心的周洋注意到,在这狭小的空间里,由于放不下煤气罐和打火灶,父母竟连一处做饭的地方都没有,只是简单地放了一个小电磁炉。揭开放在上面的铝锅,里面是几只清水煮熟的小土豆!

  女儿的不期而至让王淑英猝不及防,她不好意思地搓着手说:“洋洋,这几天的彩票卖得挺好,妈妈没来得及买菜,要不,你和王濛到外面吃饭店吧?”周洋什么也没有说,但她在心里默念首:“妈妈,总有一天,我要像王濛姐一样,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让您的生活彻底变好!”

  2008年年底,周洋在一次比赛中被韩国选手恶意犯规,由于是在飞速的滑行中,她控制不住速度,头部重重地撞在了挡板上,并产生了严重的颈椎错位。


看故事网更新了最新的故事:冠军真话感言:为了那只饱含深情的芦柑

更多故事文章请登录看看米:http://gs.m.cataluco.com

故事大全

少儿故事 伊索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 格林童话故事 安徒生童话故事 中国童话故事 儿童睡前故事 一千零一夜故事 经典少儿故事 睡前故事视频 成语故事视频 幼儿故事视频 胎教故事视频 哲理故事 智慧故事 寓言故事 禅理故事 经典哲理故事 爱情故事 校园故事 初恋故事 网络爱情故事 伤感爱情故事 感人爱情故事 经典爱情故事 亲情故事 父爱故事 母爱故事 兄妹故事 经典亲情故事 名人故事 中国名人故事 外国名人故事 名人励志故事 经典名人故事 人生故事 职场故事 成败故事 经典人生故事 鬼故事 短篇鬼故事 校园鬼故事 搞笑鬼故事 长篇鬼故事 灵异鬼故事 真实鬼故事 经典鬼故事 民间故事 成语故事 对联故事 唐诗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经典民间故事 现代故事 幽默故事 营销故事 考研故事 理财故事 英语故事 百姓故事 纪实故事 打工故事 法制故事 心理测试 经典现代故事 传奇故事 推理故事 侦探故事 玄幻故事 探险故事 经典传奇故事 历史故事 皇帝故事 将相故事 后宫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世界历史故事 战争故事 经典历史故事 创业故事 大学生创业故事 名人创业故事 女性创业故事 80后创业故事 农村创业故事 经典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