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效考评

编辑:看故事网来源:gs.m.cataluco.com点击:评论

  有一位农夫,经营着一家农场,每年年终岁末,农夫都会对有贡献的驴进行奖赏,表现最好的驴每天可以吃到15个玉米棒子。但随着农场规模的逐步扩大,数十头驴在农场劳作,一下子还真难说清楚谁表现好、谁表现差。究竟该奖励谁?农夫越来越犯难了。

  于是他带着疑问去询问村长。村长曾在南方的工厂打过工,见过点世面,他告诉农夫说:“这么多驴,要想评定哪个好哪个差,需要引入驴效评价体系。”农夫一听马上来了精神,问道:“那究竟要怎样做呢?”“其实很简单,你让这些驴都相互打打分评议一下,然后再根据你的判断,结果自然就出来了。”村长得意地说。

  农夫听了,如获至宝,马上回到农场把众驴发动起来相互打分。面对农场历史上的第一次相互打分,好多驴都觉得既新鲜又忐忑不安,因为这毕竟关系着自己下一年的口粮啊。负责拉车的十几头驴中有两头是从外边的农场跳槽过来的,有过打分的经验,于是悄悄地互相通气:大家彼此都打分高一些,多说好话:负责犁地的十几头驴活是没少干,很辛苦,但好像脾气都不大好,经常尥蹶子,一头犁地最多的五岁驴还曾踢过农夫;负责拉磨的几头驴平时默默无闻,和其他驴来往很少,关系说不上好,也很难找到毛病;其他驴只能凭印象给他们打了分;农夫的坐骑“果老驴”任务很单一,就是载着老板出行,但由于直接服务老板的原因,平时众驴都很敬畏他。

  经统计,打分结果出来了,“果老驴”分数最高,两头跳槽过来的拉车驴次之,再次是众拉磨驴,排在后面的是众犁地驴。农夫当即宣布了奖罚决定:排在前面的“果老驴”、“跳槽驴”,每天的玉米棒子增加到15个:排在最后面的几头犁地驴被减了数量不等的玉米棒子,五岁驴被减得最多,竟有5个;排在中间的不增不减。

  听到这样的结果,五岁驴等犁地的驴不干了,找到农夫理论:“为什么我们一年犁地风里来雨里去的,干的活最多,可结果却是这样?”农夫回答道:“我也知道你们辛苦,但这个结果是大家评出来的,我也不好轻易改啊,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只能尊重大家的意见。”听了这话,众犁地驴怒火中烧,尥着蹶子,踢开了围栏,离开了农场。

  “果老驴”得到奖赏非常高兴,载着农夫更加趾高气扬了:“跳槽驴”等拉车驴暗自窃喜:拉磨驴倒还平静,毕竟玉米棒子没增没减。

  由于绝大多数的犁地驴都逃离了农场,没办法,农夫只好把得分高的“跳槽驴”等部分拉车驴调整去犁地。他们很不情愿地听从了农夫的安排。

  事情似乎得到了解决,再也没有驴尥蹶子了,也没有了拉车驴的窃窃私语,拉磨驴一如既往迈着缓慢的步子默默拉磨。但很快,农夫就发现地犁得深浅不一,大不如前了。农夫陷入了沉思,难道村长介绍的互相评价的办法错了吗?

  管理启示

  管理的真谛不在于做了什么,而在于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把简单的事情做好。绩效管理不等于绩效考核,更不等于年终打分,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双向沟通的过程,是一个往复不断、逐步提升的PDCA循环。有效的绩效考核既要考核被考评人已经做出了哪些业绩,还要考核未来能够做出哪些业绩(能力和潜力);既要考核最后的结果,还要考核达成结果的过程,这才是对被考评人全方住的评价。

  白马荐自《领导文萃》


看故事网更新了最新的故事:驴效考评

更多故事文章请登录看看米:http://gs.m.cataluco.com

故事大全

少儿故事 伊索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 格林童话故事 安徒生童话故事 中国童话故事 儿童睡前故事 一千零一夜故事 经典少儿故事 睡前故事视频 成语故事视频 幼儿故事视频 胎教故事视频 哲理故事 智慧故事 寓言故事 禅理故事 经典哲理故事 爱情故事 校园故事 初恋故事 网络爱情故事 伤感爱情故事 感人爱情故事 经典爱情故事 亲情故事 父爱故事 母爱故事 兄妹故事 经典亲情故事 名人故事 中国名人故事 外国名人故事 名人励志故事 经典名人故事 人生故事 职场故事 成败故事 经典人生故事 鬼故事 短篇鬼故事 校园鬼故事 搞笑鬼故事 长篇鬼故事 灵异鬼故事 真实鬼故事 经典鬼故事 民间故事 成语故事 对联故事 唐诗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经典民间故事 现代故事 幽默故事 营销故事 考研故事 理财故事 英语故事 百姓故事 纪实故事 打工故事 法制故事 心理测试 经典现代故事 传奇故事 推理故事 侦探故事 玄幻故事 探险故事 经典传奇故事 历史故事 皇帝故事 将相故事 后宫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世界历史故事 战争故事 经典历史故事 创业故事 大学生创业故事 名人创业故事 女性创业故事 80后创业故事 农村创业故事 经典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