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晋书》:“毛、邓、刘、朱驰骛乎咸和之后。虽人不逮古,亦足列于当世焉。”
毛宝(?-359.2),东晋名将,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人,有子毛虎生,毛安之。
西晋末年的中原,灾难频仍,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的铁骑肆意践踏着中原的稼禾。为避战乱,大量的中原人,南下渡江,寻找安身之地,从而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毛宝就是在这时候独自去了南方。毛宝后来竟成为一员智勇兼备的战将,他的儿孙人才辈出,后代绵延不息,他因此被尊为“江南毛氏一世祖”。
公元327年末,刚刚建立十年的东晋风云突变。大将苏峻、祖约联兵反叛,迅速攻占建康(今南京),纵兵杀掠,控制朝政,将年仅八岁的小皇帝软禁在建康。当时能与强大叛军对抗的,只有江州刺史温峤和荆州刺史陶侃,可是他们两人有点矛盾,不肯联合作战。时任温峤参军的毛宝就像他的祖先毛遂一样,前去说服了陶侃共同出兵。那年,毛宝30多岁。
毛宝不愧为一员猛将,一次战斗中,因力量悬殊,部队被打败。敌军的箭射穿了他的腿,牢牢钉在马鞍上。毛宝让人踩着马鞍才拔下了箭,他整顿败军,先追悼阵亡将士,再治疗自己的箭伤,然后率军连夜反攻,收复了失地。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叛乱终于被平定。毛宝一战成名,威望遍天下,从他开始,毛家四代将门,成为名门大族。
当朝权臣庾亮对毛宝特别欣赏,他出任征西将军后,决意北伐,将毛宝调入麾下,上疏皇帝任命毛宝为豫州刺史,率领精兵万人,渡江驻守江北的邾城(今武汉市新洲区)。但这是庾亮策略的大败笔,邾城孤悬江北,与后赵地域相连,一旦遭受攻击,很难进行支援,并且守一座孤城并无多大价值,长江才是晋军可攻可守的天堑。这个轻率的举动,让东晋准备不足的北伐计划,完全暴露在强大的后赵面前。后赵皇帝石虎先下手为强,派军队来攻打东晋,其中两万精锐兵锋直指邾城。面对后赵强大的攻势,晋军在江北接连失利,毛宝连忙向庾亮求救,庾亮却以为邾城十分坚固,没有及时派遣援军。结果导致城被攻破,毛宝突围而出,敌军追击甚急,毛宝等人投江而死。
传说毛宝并没有就此死去,而是被一只白龟所救。
据说,浙江江山毛氏各祠堂,过去均挂有一幅名为“白龟渡江”的祖宗画。《庐州府志》都有这样的记载,江山毛氏族人每逢春节,许多人家的门上还贴上这样一副对联:“龟渡重恩精忠动物,鱼寒应钓至孝格天”,以不忘白龟的救祖之恩。同时,这幅画和对联,又成了他们同宗共祖的一个明显标志。
豫州刺史毛宝率军守卫邾城(遗址在今黄州城北的禹王乡一带),邾城滨江,江对岸就是武昌城(遗址在今鄂州市区)。有一天,毛宝与仆人渡江来到南岸的武昌城,在街市上看见一位渔民卖龟,这个龟长得十分特别,外壳正白,长四五寸,是一只罕见的白龟。毛宝十分惊奇,就从渔民手中买下了这只白龟,并让仆人饲养。白龟渐养渐大,也通人性。
不久,毛宝见战事日紧,怕白龟无辜遭难,就心存怜悯,来到赤壁矶头,依依不舍地把白龟放生到长江中。咸康五年(339),后赵围攻邾城,晋军不支,邾城陷落,毛宝率六千将士突围,且战且退,被逼困在赤壁矶头,进退失据的晋军抱定视死如归的决心,全部投江,溺死殆尽。
当时,毛宝投入激流汹涌的长江中也想自尽,但他在江水中感觉到身体下有一块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将他托起,并把他送到江对岸的武昌城。他上岸后,回头一看,瞧见救他命的正是他先前买下并放生的白龟,这白龟已从当初的四五寸长,长大到五六尺长了。据说,投江的六千将士只有他一人生还。
这个故事在宋元及以后广为流传,几乎是老少皆知。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黄州知府郭凤仪依据民间传说,雇石匠在赤壁矶西端江边凿就一尊白石龟,长约六尺,取名白龟渚。
明万历十年(1582),张元汴游赤壁,见“石龟蹲踞江畔”,就将赤壁上的“水月亭”改名为“放龟亭”。
西晋末东晋初,由于执政的司马氏皇族集团内部争权夺势,先后发生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当时处于黄河流域的北方又屡遭自然灾害,人民生活难以为继,而处于长江流域的江南则较为安定。以毛宝为首的毛氏将官卫护晋王室南迁过江,并为稳定东晋王朝出了大力,建有奇功。毛宝因征苏峻有功封州陵开国县侯、征虏将军,其子毛穆之继承父业,因功封建安侯、扬威将军。穆之之子毛璩平桓元有功,封“归乡公”,食邑于信安(相当于今浙江衢州全市及周边地区范围)。《清漾毛氏族谱》称:“毛氏之居信安,自兹始也。”
据《晋书》记载:“自宝至璩三叶,拥旄开国者四人,将帅之家,与寻阳周氏为辈。”意思就是,自毛宝至毛璩祖孙三代,为东晋王朝的开国、建立,出了大力、立下汗马功劳的,至少有四个人:州陵开国县侯毛宝、建安侯毛穆之、归乡公毛璩和将作大匠、光禄勋毛安之。另外在史书留名的尚有十几人,他们则或是毛璩的同辈兄弟,或是毛璩的子侄辈。
这支毛氏的后裔,就由江北迁徙到了今浙江衢州及周边地区范围定居,成为江南毛氏主系和三衢毛氏主体。清漾毛氏则为三衢毛氏主系,其后裔由清漾而分徙全国各地。
以毛宝为首的“将帅之家”、将官集团,为东晋王朝的建立和生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和“举家歼没”的牺牲。因此,《清漾毛氏族谱》谓:假如“天于斯时,不生我毛氏,诸公相继死节,以明大义之不可亡,则司马氏之祚灭矣。刘裕假义之师,何自而能奋哉?东晋已坠之祚,何自而能復延二十年哉?”这是一个假设,假如没有毛氏这个“将帅之家”,则司马氏王朝老早就灭亡、不复存在了。《清漾毛氏族谱》载:“贤人之兴丧,关乎时运之盛衰”。所以我们说,一个家族维系了一朝兴衰,一个姓氏延续了一个王朝。
更多故事文章请登录故事大全—看故事网:http://gs.m.cataluc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