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望穿秋水,那刻在你深邃瞳孔中的是什么?是一种信念?还是一种执着?抑或是一种期待?
你期待什么?
十里江南,似水流年,三月春帷。“我哒哒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那伫倚窗旁的女子,你深情的目光期待的是一个归人,而我,只是一个过客。
望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爱情,生老病死在期待中。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我们的诗人横卧于冰凉的铁轨上,他,期待的是什么?或许是一个明天可以劈柴,喂马,周游世界的地方,又或许是一个充满简单与爱的天堂。
寂寞只能用寂寞来解读。
海子期待的是理想的归属与故乡。
每个人都在用心聆听自己的期待,当深切的期待融入国家的命运时,期待便成为一种力量。
趟过历史浊流,溯水而上,揭掉厚厚尘封的印盖,我便突然看见了旧中国,那个黑白的年代。
铁蹄横行,刺刀掠影,血扬满天,浸满沉重文化的土地,就那样破碎在我们黑色的眼睛里,黄土上不复黄土,取代的是血与泪,仇与恨。于是,我们的视野里就有了期待,有期待就有了反抗的热情,五千年的沉淀是我们期待的资本,国家期待崛起,民族期待富强!中华大地的所有生灵期待呼喊出自己的力量。
于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期待终于带领我们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从任人宰割到屹立于世界之林,睥睨天下,我们让世人见证中国的期待变成现实。然后当期待越过疆域,天马行空,与世界的脉搏一同跳动,生生不息时。期待,便成为一种信念。
战火连天,硝烟四起,繁华背后,杀戮依旧。中东的枪弹,美伊的对战,核弹的威胁。喧嚣的世界总是一片杂乱,恶疾的蹂躏,罪恶的得意,冷漠的泛滥,让我们可恨而又无奈,世界期待和平,期待友爱,期待健康,期待真正的安宁。
让我们共同来努力,不要让和平的世界成为期待的乌托邦。
第2篇 吃得苦中苦900字生活,就象一杯苦咖啡,在你品尝之时有苦涩之感,品尝之余口齿留香。真生活便是如此,感慨于它的曲折,但又不得不称赞它智慧。
而就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丢失了十几个春夏秋冬,其中的味道也随着时间的流失几乎殆尽了。那些曾经的,抑或是即将发生的事,会有怎样的一番景象?
不去多想。只记住,古人云中苦,方:“吃得苦为人上人”即可。
有时,自己也会迷茫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该何去何从?该如何面对?一切的一切,如潮水般涌来,又猛然离去,真的很无奈,但,也真的很精彩。
记得放假时在家看的一个采访节目,是关于地震灾区重建的,那些未曾消失的记忆又复活了。采访的这个过程中,很多人是用灵魂看的。一个小男孩失去了妈妈,和爸爸相依相靠地过生活,他现在很懂事,但一旦夜晚降临,他便控制不了自己的眼泪,只能任它们在脸上任性了。爸爸也时常想起妈妈,现在生活的困难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小男孩很希望能有个新妈妈,会很爱他,会做饭,做饭完把火关掉,而这些,恰恰是死去的妈妈常常要求的!
看到这里,我早已泪水盈眶,记得刚过五月十二日那天,报道满天飞,我们在那里悲叹,惋惜,也有人提及‘他们以后一定会努力学习’等等。亦不知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分幸福,自觉地发奋图强啊!苦并不是一种折磨,而是一种历练。回想起自己曾经因为考试失利而痛哭,因为流一点点血而流泪,倒有些讨厌自己了。
我们何尝不自己去寻找苦,寻找一种可以强壮自己的方式呢?勾践又何尝不是卧薪尝胆,才守得云开见日明的呢?八路军又何尝不是浴火重生,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呢?
很多人都很想长大,但又怕触摸苦难。殊不知,只有破茧后的蝴蝶才是最美丽的,只有换羽后的老鹰才是最勇敢的!
我向来很喜欢老人,那些皱纹在我眼里会显得更加可爱。现在想想,自己应该是更喜欢他们历经沧桑的那一种味道吧!那种看破红尘的坦然,那分自己自足的悠闲吧!
生活,真的给了我们很多东西呢!它就好比两杯酒,一杯是甜的,一杯是苦的,你先喝了哪一杯,你就得和它打交道呢!
那我们呢?我们是什么呢?
我想,我们应该是黑夜里的精灵吧!但又常常生活在有太阳暖照的白天里,享受着舒服,却始终要回到黑夜里,那片自己必须经过的地方。
所以,要记得,苦难是必经的路途,是必修的课程,是诠释人生价值的最好方式!
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呢!
第3篇 苦中苦!人上人?1000字纵观现在中学生的生活,用一个“苦”字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每天早上要早起上学。六点多钟在大街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匆匆的学生和家长。每天要强忍着困意上课,除了作业还要应付一大堆的教辅资料,不时地被各种考试刺激一下神经。晚上直到九点多钟才能回家,回到家又要被父母监督着学习,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睡眠时间由于各种学习任务而一减再减,更不要说做其他的事情了。
两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像一个牢笼将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禁锢其中。更加糟糕的是,我们在承受这些的同时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
老师和家长们整日强调学习和成绩的重要性,使我们承受着多方压力――考试的压力,升学的压力……这些都让我们对学习产生了一种畏惧和排斥,有时候真的觉得是在为别人学习,而并非为自己。家长却不理解,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反复强调着他们小时候生活的艰难困苦,我们现在生活得那么好,就应该这么“刻苦”地学习,没有什么该抱怨的,殊不知我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这就是“代沟”。父母们并不了解每代人都会面对不同的艰难,我们这一代虽然衣食无忧,却没有比他们更轻松自在。
现在的各种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一味地对学生加压,强调着刻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据说有一所学校,每天敲六十多下铃,将学生的时间卡得分毫不差。这所学校的升学率的确很高,但我不禁要问,这种在重压之下只知道死读书其他什么都不重视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真的有用吗?这种只想将学生送入大学而不顾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的学校真的是对学生负责吗?
经常有关于学生跳楼的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这花一样的年华却选择走上死亡?有人认为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代表不了什么。但这后果还不够严重,还不能从侧面反映出中学教育的种种弊端吗?难道只有将所有的学生都逼得寻死觅活才会去思考到底哪里错了吗?
最近出了一个另类家教,经他辅导的学生成绩都提高了50——100分,当人们向他取经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话――“吃好,睡好,玩好。”这与很多人的想法大相径庭,甚至是匪夷所思的。他解释说,现在这种废寝忘食的学习往往适得其反,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而且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吃饱睡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玩更能调节身体机能,对学习大有裨益。我想,这种另类教育无疑是对现在中学教育的一种讽刺。
古语有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是现在的中学生,吃尽“苦中苦”,真的能成为“人上人”吗?
第4篇 善待苦难700字张海迪曾说过;“生命很痛,但痛我也要活着,我要活得好好的。我还要活出生命的诗意。”史铁生也曾说过:“生命的磨难是一种必然降临的节目。”
所以,尽管活着有无数的不如意,但我们还要活出生命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善待苦难。
生命常常与痛苦,厄运不期而遇。逃避者,易脆弱地挽起沧桑的皱纹,萎顿潜伏的热情;挑战者,弹开蛰居的勇气,如黄山松那刚毅的根,与石也融洽,交流,汲取着风雨霜露的精华。于是坚韧,于是挺拔,于是在断崖绝壁亮红了目睹者的眼。我们就要做一棵黄山松,去挑战苦难,在苦难面前不能却步,让自己活得更精彩。
尼采说过:“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是的,正如地震时,人们没有喊晕的权利;失火时,没有喊熏的权利;战场上,没有怕死的权利。只有不喊晕的人,才能逃离危楼;只有不怕熏的人,才能逃离苦海;只有不怕死的人,才能取得胜利。一样的,只有受苦而不悲观的人,才能克服困难,脱离困境。难道不是吗?在苦难面前悲观是懦弱者的表现,苦难是不仁慈的,你越向它低头相求,她越乘虚而入,所以我们不能悲观,不能在它面前认输。
没有经历风雪的果实不会甜美,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生不会完整。苦难是人生的常态,谁都有面对绝境的处境,谁都会碰上没有舟的渡口和没有桥的河岸。几乎未能扼住苦难的咽喉时,必须学会忍耐,学会让所有的痛苦在忍耐中淡化,学会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要受到命运之神的捉弄。当你不甘心做苦难的奴仆而又在忍耐中拼搏,锲而不舍的追求,而不是在苦难面前轻易放弃。
人生好比一次远航,由此岸到彼岸,难免有逆境。如果一遇到风急浪高就急着提早结束这次航行,怎么会领略到“化险为夷”,“夜尽天明”的乐趣呢?
人生苦短,怎样度过这有限的生命呢?如何珍视这短暂的生命呢?这就要善待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