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秋佳节。它,是召唤亲人回家团聚的力量,有着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诗意。在这个温馨的节日,我们按捺不住心中早已泛起的情思。团聚的日子——有着非同的意义。而中秋,在中国这个文明之邦的熏陶下早已成为天上地久,共赏婵娟的欣悦。八月十五,月圆之际。一家人坐在桌旁,抿一口茶,梦回当初。。。。。。任那杯中的菊花无尽开来,旋转出一个个梦。当古人发出“明月几时有”的感叹,当我们定格在中秋的幸福。。。。。。那一刻,是它的给予。撩拨着诗人的情思,按捺着游子的感动,感谢它。一切的一切由它升华,因为它,中秋节成为了一丝幸福。是诗人赞颂了中秋,还是中秋成就了诗人?多少驰名古今的文豪抒写下豪情万丈的诗句,在“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企盼中,我们又迎来了豪情万丈。它,是柔情的;它,又是脆弱的。多少个月圆人缺的夜晚伴着老人的悲愤缓缓褪去,留下一个个慑人心魄的幽怨。千万次回眸,等不到的团聚,是离愁?是寂寞?终在无数次后丧失,一滴泪一片海,被泪水的瀚海淹没。哭泣的城墙外,密不透风,没有谁知晓,在这无处安放的寂寥。当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处人家;荒凉古道上萧瑟秋风里走着一匹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漂泊未知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不同的是,终于,盼回了游子,召唤回中秋的召唤。那一刻,深情相拥,中秋的真谛完美传递。人比黄花瘦,再不会出现。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博山十三中初三:朱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