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不该被淘汰——读《那树》有感

时间:2015年01月17日 | 来源: 看作文网
第1篇 有些东西不该被淘汰——读《那树》有感800字

树是世袭的土着者,是春泥的效死者。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适者生存”,当然跟不上步伐的就会被淘汰,这是现代社会所有人的思想。但是,读了《那树》这篇文章,彻底改变了我的思想,作者利用那棵树各个方面的遭遇从而反映出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不经意间淘汰了许多不该淘汰的东西。

谈回报——“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茂密的树叶给行人带来凉爽;树上鸟儿欢快的叫声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美丽的枝叶给情侣创造了惬意的环境。但是“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人们却嫌那树碍眼,它为人们付出了那么多,无怨无悔,最后人们却在一夜之间结束了它的生命。那树庇阴人类,保护大地,竟被人们因私利砍伐殆尽。

谈对老者——本文表面上是写了老树的一生。当然,联系到人类社会,是否是在隐喻现代人对老者缺乏尊敬呢?那树在那里立了那么多年,默默为周围的人们奉献着自己仅有的一点利益,可人们为了发展却毫无留恋将它淘汰掉。从另一个角度想想;父母天天陪着我们把我们养这么大,这么多年默默为我们付出,但现代社会有许多人为了自己的事业,弃自己父母不养的不计其数,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在街头随处可见。

谈创新与传统——人们为了发展,却在不经意间丢掉了许多不该丢掉的东西。发展的确需要创新,但是有一些历史和传统是不可以淘汰的。那棵树并没有影响到道路的修建,人们却将它砍掉。如果人们为了发展经济,把所有的树都砍伐掉,到时候道路四通八达,到处都是铁路。但是,如果有一天发生洪水,泥石流,没有了树木的支撑,我们该怎么办?这与历史潮流的发展不是也一个概念吗?作者由那树悲壮的人生,暗示着工业文明血腥的征服农业文明,也照示着时代潮流对一切传统事物的冲击,人类的建设活动在不断的破坏着自然环境,就连街区百年老树也遭到灭顶之灾。人类是不是应该深思呢?

湖北恩施初三:七星芫

第2篇 读《被淘汰的第一名》有感700字

寒假中我读了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被淘汰的第一名》。

文章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一家企业招聘秘书,该公司把前来应聘的人员安排在会议室,分三天做三次考核。第一次考试,一位叫小兰的女孩以九十九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一位叫小米的女孩以九十五分的成绩排第二名。第二次考试卷发下来,使所有的考生感到非常纳闷,因为第二次考试的内容和第一次得完全一样,他们以为发错了试卷,但工作人员一再强调没有发错试卷,有的考生和小兰一样懒得去想,自信地大笔一挥,把上次答卷的内容又写了一便,这时考试时间才过了一半,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显然认为自己一定能行。结果成绩一公布,小兰以九十九分的成绩再排第一名,小米以九十八分的成绩排第二名。该进行第三次考试了,“这次该不会用同样的试卷来糊弄我们吧”考场上议论纷纷,考卷一发下来,考场上立刻炸开了锅,第三次考试的试卷和前两次的一模一样,工作人员说这是公司的安排。小兰根本不用再想“刷刷刷”就直接把前两次的答案搬上去,只有小米一人托腮沉思,认真思考,直到打铃才交卷。成绩一下来,小兰和小米同以九十九分的成绩并列第一名。第四天招聘结果一公布,小兰傻眼了,上面只有小米的名字,小兰当时就跑到经理办公室询问,经理告诉她:“虽然三次考试她的成绩都排第一名,但三次她的答案都一样,我们不仅仅考你们的知识,也考你们的反思能力”。

我感到:面对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解决,发现这些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再把它们综合一下就是最好的方法。我们需要的是在学习和答题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开拓自己的思维和思路。不能因为自己懂得了一点知识就沾沾自喜,要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不足,才能做得更好。

第3篇 金钱——那种来之不易的东西350字

金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东西,哪怕他只是个儿童,甚至小婴儿。

很多人认为金钱花完了还可以挣,可是,挣到钱又谈何容易呢?有多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现在找工作不但讲究学历,还讲究经验,光有学历是不行的。

从书上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富商,他的儿子总是胡乱花钱,富商的妻子为了教育儿子,就在快过年时带着儿子去很远的地方卖年历。饥寒交迫时只吃快餐,好不容易年历卖完了,挣到的钱也不多。儿子知道了挣钱的不易,便再也不乱花钱了。

不久前邻居领了一些小彩灯零件回来装配,我去要了一包,和妈妈一起花了两天时间才完成了装配,得到了0.7元钱的“辛苦钱”。我又去取了一包回来,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任务,邻居依旧给了我0.7元。看着这让我做到手指都疼了的一块四毛钱,我心里酸酸的。

珍惜金钱吧!朋友,哪怕只是那区区的一块四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