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体会到“死亡”二次的含义,是在2003年的那个冬日——2月12日。那一次,茫然,憎恨,回忆,痛苦,失落,一下子袭上我的心头,硕大的泪从我那倔强的眼中流了下来。为什么会这样?我对天呼唤。
奶奶是生癌去世的。家人发觉时已经到了晚期,如此突然的打击,使全家都愣了——“妈身体一直很好,但愿是误诊吧?”
后来,后来的日子奶奶便是在床上度过的。开始的一段时间,奶奶仍是很“健康”,会和我聊天,甚至仍旧不忘叮嘱我添衣,询问我的学习情况。可是再后无论家里想尽办法帮她求医问药,她还是一天一天瘦弱下去。
奇迹并没有发生在奶奶身上。2月12日,奶奶走了,永远地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话,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安详。我是未成年中的唯一一个哭得如此伤心的:也许是奶奶对我的爱太多了,也许是我太渴望奶奶对我的关怀!
——每次天骤然变冷,总会接到奶奶的电话,“多穿点衣服,别着凉了。”这熟悉的声音,我听了很多很多遍。然而如今,我能到哪里再去寻这声音的源头呢?
——每次搀着奶奶的手逛街。路过“朱鸿兴”,她总会带我进去买一客小笼馒头。“多吃点”,每次都是我吃,奶奶看着。有的时候,我让奶奶也吃,她便吃一个,只吃一个,无论我怎么说,只吃一个。
——电话中告诉奶奶我想她,奶奶便会抽个空来我家里。而进门第一件事情,是来到我的床前,摸一摸床单的厚薄,然后才会放下心,绽开一脸美丽的菊花。
——怎能忘记,多少个夜晚,她频频起床为我盖被,怕我着凉。
——怎能忘记,她那等待我放学回家,苍老的身影?
——怎能忘记啊,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到的,仍旧是我?
然而如今,我又能做什么呢?只能落泪,只能悲伤,只能含着泪花,告诉住在天国的奶奶:我爱您。
写作感言:
写下这篇文章时,奶奶去世还不久。现如今重新整理后将它写出来,泪水,仍旧是忍不住地流了下来。正如文章所说的:也许是奶奶对我的爱太多了,也许是我太渴望奶奶对我的爱了!有的时候,记忆中关于奶奶的画面总会浮现在眼前,良久良久让我不敢相信——奶奶已经走了。本文是为了怀念、感谢我的奶奶,即使,她已经不在,即使,她看不到我的文字。
一个朋友读完这篇文章后,说我的奶奶太唠叨。也许她没有错,老人,都会显得唠叨。但是,我愿意听奶奶的唠叨,因为那至少证明我拥有关爱。而如今,即使我渴望再听一遍那些曾经听了无数遍,甚至成为唠叨的话,也是枉然。“一切,只有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我想让大家知道,有一些爱,失去了就再也追不回来了。
第2篇 落了一地的泪900字早上,我极不情愿但却无奈地离开了温暖的被窝,外面真冷啊!我冷得直搓手,便把棉袄披上。
走在路上,寒风如刀子般向我刮来,使我措手不及,树儿全被一层厚厚的冰紧紧地裹着,好像在裹襁褓中的婴儿一般,那么坚固,也只有大自然这位精湛的艺术家才能做出如此美丽而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
上完晚自习,我的头昏沉沉,无精打采,但是我看见了那如水晶般的冰,它已经在所有的树上安家,草儿白了,像一位有着白花花的头发的老人,虽然病恹恹的,但还是坚强顽抗,心中不觉为之一振。
电线上一条条水晶管向下垂着,这几天压在我心头为期末考试紧张的心理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美丽之景,虽然我没有带照相机拍下这美丽之景,但它却会永远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轩,回家吃饭了。”妈妈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家吃饭。
“真是的,都这么大了,还看冰看得入迷,竟然忘了吃饭,还要上学呢……”妈妈絮絮叨叨地没完没了,我匆匆忙忙地咽下饭,就百米冲刺般向学校跑去。
第一节是数学课,怎么又拖堂?同学们不满地嘟哝着,在我们的左顾右盼中,终于,数学老师意犹未尽地放下粉笔,说了声“下课”,学生们齐呼“耶”,但是伤心总是伴随着快乐,上课铃随“声”而响,同学们发出一阵阵无奈而又失落的叹息。
……
四节课终于熬过了,满脑的知识使我的脑袋昏沉沉的。
一群小孩在外面玩耍,他们把树苗上的冰踢掉,正玩得乐不思疲,可怜的树苗被他们折磨得摇摆不定,冰晶四溅,但是它们倔强而不屈服。
我认为那些下还是可鄙的,树木也有生命,岂能为了一时之乐而无情地伤害它们呢?
我无奈而心痛地走了,书山题海还在等着我,脑袋好痛……
良久,沉默的恐怖。
疲劳,瘫痪的劳累。
伤心,无情的社会。
痛苦,内外的伤痕。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仰天自问?
树儿们迷茫地看着蒙了一层阴的天。
一夜的无语,只有哐啷的声响,冰碎了吗?还有滴答的声音,树儿哭了吗?
第二天,树下。
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树下的一汪清水,那么清澈,我抬头望树,想听它那沙沙的笑声,却见树掉下了一滴“泪”,我接住了它,透过它晶莹剔透的外表,我看见了它那伤心欲绝的碎心。噢,那一地的泪。
谁能帮帮它们呢?
人生为什么又那么艰辛长远呢?
救救树木,救救孩子们吧!
丰城市荷湖中学初一:易希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