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身边,曾经确确实实地存在过一条快乐的狗,一条普通的狗,一条很笨很笨的大黄狗。
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笨狗也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吃饭时,笨狗会钻到桌子底下讨骨头。我们很喜欢笨狗。笨狗其实是外婆家的,我们只有去那儿才能见到它。笨狗很笨,连普通的看门都不会,更不会抓老鼠了。每次外婆给我们开门时,笨狗都会屁颠屁颠的跟在外婆身后。门一开,它就从门缝中出去了,然后我们就会看见它与各种各样年轻美貌的母狗在风花雪月。直到某天我们看见从邻居家钻出一条小狗来,跟笨狗小时侯一模一样,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说,笨狗笨狗,你闯祸了!
虽说色既是空,但是外婆还是给笨狗找了一条黑狗老婆。我和妹妹联想到黄种人与黑种人通婚,哀叹道,不知会搞出个什么样的杂种来。
很快“杂种”们出生了,跟笨狗小时侯一模一样,而且是双胞胎!从此笨狗一家其乐融融。但一年春天,黑狗因一名路人踢了小狗,就咬了那人一口,便惹下了麻烦。我们赔了钱,赔了笑脸,那人还是不时来找我们。舅母当机立断,把黑狗赶走。外婆不同意,但无奈。听说黑狗回来过两次,直到被打断腿,才含恨离去。不久,其中一只小狗,也走失了。
我们猜测,它是去找妈妈了。
那年冬天,外婆去世了。舅母把剩下的那只小狗宰了陪葬,于是小狗成了狗肉煲。我和表姐表妹没吃一口。我们知道,外婆肯定不喜欢这样。杀小狗时,笨狗被引开了但它显然明白了一切。它没有再钻到桌子底下讨吃的,只是呆呆的蹲在外婆的遗像旁,注视着饭。
我们哭,笨狗没有流一滴眼泪也流不出一滴眼泪。
现在笨狗是一条老狗了。它不能再屁颠屁颠地跟在外婆身后给我们开门,也不能再带着儿子一块向我们讨骨头,它学会了看。它不再年轻,也不再快乐。
而黑狗和另一条小狗呢?它们在远方过得好吗?真的希望它们过得好,至少可以活得自由自在,象多年前的笨狗。
第2篇 我读《阿Q正传》1500字《阿Q正传》写于1921年,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鲁迅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作品中的阿Q是一个在辛亥革命中的贫苦农民,这说明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主张同他关心革命,关心农民对革命的态度以及革命给农民带来的利益等种种问题间的一致性。
小说通过对阿Q的形象和悲惨一生的描述,鞭挞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从而,在实际上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这就是《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及其意义。
在这篇小说里,鲁迅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典型形象阿Q。文章中通过阿Q的形象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并由此反映了如不真正打碎农民的精神枷锁,中国的民主革命很难有光明的前景。但阿Q形象的意义又远远不只是一个农民的代表,他具有更为深广的思想蕴涵。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贫无立锥之地,只能靠打短工为生,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连一个姓名也没有,受尽了剥削和欺凌。但是,他却不正视现实,不去反抗斗争,反倒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正是这种精神胜利法使得阿Q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也使阿Q显得十分麻木、可笑。他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只求得在精神上战胜对方;他最能自尊自大,毫无根据地炫耀自己的前世和将来,又最能在现实中毫不知耻地自轻自贱;他死要面子,讳疾忌医,从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甚至以自己的弱点为荣;他还欺善怕恶,欺弱怕强。但尽管如此,阿Q作为一个劳动农民,还是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他不觉“神往”革命,希望从此能够翻身。不过他的“革命观”,是与落后农民的私欲和许多糊涂观念联系着的(要女人,要房子,要钱等),他并没有真正地觉醒。虽然,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已不是阿Q所独有,它是整个国民劣根性的高度概括,是民族病态的集中体现。“阿Q相”已成为民族劣根性的代名词。精神胜利法深刻的阶级根源来自于中国封建统治者及其思想意识,其历史根源则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上屡次遭外族侵略的屈辱紧密相关,而农民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等弱点,又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易感染上精神胜利法。鲁迅多次表明,塑造阿Q的形象,实为画出国民的灵魂,以拯救民族的命运,对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对整个旧社会、旧的封建思想意识形态的彻底批判。阿Q生活的时代虽然已经永远过去,但阿Q性格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却并未绝迹,这正是阿Q形象的思想魅力所在。
与此同时,鲁迅高度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面貌,为阿Q这一典型人物提供了典型环境。尤其是,鲁迅深刻反映出辛亥革命党人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意识到农民的革命要求和力量,没有去启发和发动他们,终于被封建势力篡夺了胜利果实,而没有发生真正的变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阿Q最终被所谓革命政府诬指为抢匪,被绑上法场,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文章中的“大团圆”描写,其实是对阿Q的革命既不简单的肯定,也不简单的否定:阿Q的向往革命是必然的,是由他的被压迫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阿Q革命的动机是模糊的,是出于一种激动而盲目的情绪,缺乏起码的革命觉悟;阿Q的革命目的是极端错误的,无非是杀人、夺物与传宗接代;阿Q的革命方式是荒唐可笑的他对革命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将辫子盘在头上,或去投靠革命党。由此看出,鲁迅对阿Q的革命是持否定态度的。阿Q的“大团圆”的结尾也是革命党与封建势力妥协的必然结果,他既是阿Q个人的悲剧,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正是通过阿Q这一悲剧结局,鲁迅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这场革命由于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从而也在实际上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阿Q正传》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一篇现实主义的杰作。在具体的艺术手法上,鲁迅运用传神的白描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采用叙述体的结构和夸张的讽刺性的语言,也是十分成功的,在形式上,出色地将悲剧和喜剧两种不同的风俗融为一体,达到悲剧内容与喜剧形式的有机统一;在写人的艺术上,成功地将西方小说注重描写人物心理及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等特点,与中国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传统形式的结构及用人物自身言行来传达人物神情的艺术传统融为一体。
第3篇 读《阿Q正传》650字《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著名作品之一,也是五四文化革命时期的优秀作品。那是个激情似火的年代,重读《阿Q正传》好象也让我回到了那个年代,阿Q的形象也深刻印记在我的脑海中。
以前的我以为,阿Q是个卑贱的,又可悲的中国农民,正如那时代的中国人民一样,是封建思想的产物,应该被时代所抛弃。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想:“是儿子打老子。”这不正是那个时代的最好写照吗?那时的人们不会想我们为什么会落后,我们为什么要被帝国主义侵略,想的只是以前,曾经,我们的祖先多么的风光~~~~~~~
如今,细细解读《阿Q正传》又让我认识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想到过的地方。阿Q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既高傲却又卑贱,在别人瞧不起他的同时,他却又瞧不起自认为比自己还低贱的人-----王胡、小D。阿Q是悲哀的。阿Q并不懒惰,他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女人,有一个家;阿Q想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
这正如我们现在的社会,每个人都在为生活而忙忙碌碌,巨大的压力侵蚀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没有本事,没有手艺,没有知识就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达尔文的《进化论》残酷的说明了这一切。现在的我们,需要的正是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在遇到挫折时,我们能自我安慰,自我振作。很多的人就是不能进行自我精神的解放,从而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是生活的弱者,他们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社会淘汰了他们。我们应该学会阿Q的那种精神,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生活。
第4篇 “笨笨笨”小孩500字在假期,每天待在家一点儿也不好玩,于是我有了个主意,便是去虚拟世界旅行。
打开电脑,挂上Q,Q上显示着“笨、笨、笨”小孩,那便是我的网名。这时,图标闪动了,有人发来了信息,于是我打开了聊天窗口,上面写着“你好啊!”,我顿了顿想,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啊!妈妈说了,要防患于未然的,我就发了说“嗯,你好,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啊,我是不和坏人聊的哦!”(虽然没礼貌,但是为了自己,只好说了,毕竟是虚拟的嘛!)一会儿正在我听音乐时,图标又又闪动了,发来说“你认为我是坏人吗?我就那么不值得信任?”“哦,对不起,2确实不应该这么说,但是电视上说有许多女孩被骗,所以我……”“嗯,但是我不是坏人,我看你这么保护自己,我就对你说了吧!我是你***”“我***?你在骗我吗?”“不是啊!是你妈妈让我看看你的自我安全意识的……”“哼,我不和你聊了,把你拉黑!”我用鼠标点移至黑名单,把他从此删除在我的好友这一组里。心想:想骗我?没门。(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妈妈接了个电话后过来对我说,你今天做什么事了啊?我想,没啊,我做什么事了?接着妈妈就说“刚刚你***打电话来说你在Q上把他删了,你怎么那么没礼貌啊!还和你***说那样的话,你太……唉,没法说你了”妈妈摇摇头离去了。我想:难道我真的做错了吗?怎么那么倒霉,是不是自己今天想的太多了啊……我真是“笨”死了。
“笨笨笨”小孩?嗯,确实,我确实是太笨了,通过这么小小的一件事,“笨”已经真正的写在我的脸上了。
晋中市榆次区什贴镇中心校初三18班 焦媛媛
第5篇 阿7正传900字阿7究竟叫什么已经无人得知,人们只记得他弯弯的背,所以人们便毫吝啬地称他:阿7。阿7身前爱讲故事,讲着讲着便不自主的说出说到了自己的故事。
论家世阿7可是“名门之后”,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背篼”(所谓背篼,便是靠替人背东西为生的人),因为他的爷爷和父亲有这强壮的身体,所以成为当地“背篼”的楷模,不过他们都是和阿7一样的驼背。
虎父无犬子。自己在事业上既然这样成功,当然不能让儿子落后,所以他为阿7制定了一套“背篼”训练。阿7本以为很好玩,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可怜才六岁的阿7便得遭受恶魔式的训练,阿7的童年就这样早早的夭折了。自从他接受训练之后,每天早起晚谁,而且还得背着重物从山的这边到山的另一边。他的父亲将这训练美其名曰:小级训练。
六年的训练终于结束了,阿7开始变得强壮起来,不过他的背有些弯了。这一天正是阿7一十二岁的生日,他高兴极了,他想着这六年的训练总算结束了,而且自己已经成为真正的“背篼”,便自豪的拍这胸口道:“俺爹,我可以成为真正的“背篼”了吧。”不料,他父亲摇了摇头道:“我的儿啦,还早哩,还有三年的“初级训练”,三年的“高级训练”和四年的“大级训练”,到那时候你就是真正的“背篼”了。”阿7脸色泛青喃喃道:“3+3+4=……=10,哎呀,我的妈呀,还要训练十年呀。”说着便晕了过去。
这十年对阿7来说漫长无比,阿7变得魁梧,但是背却永远也直不起来了。他父亲笑道:“儿啦,你可要记住咱们“背篼”家族谁的背最弯,那么他就最强壮。你的背已经比我还弯,证明你已经超过我了,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阿7听着觉得有道理,也笑了起来。
阿7决定出去闯一闯便离开了家,他本以为会一帆风顺,却不料自己的背并不是最弯的,阿7想起父亲的话郁闷极了。自己辛辛苦苦训练了十六年,还是没有别人厉害,真不如死了算一了百了。于是,阿7来到的河边却见了滔滔的江水不赶向下跳,他猛然想到,自己在训练三,五年,一定能打败他们。
阿7又开始了训练,和以前不同这次是他自愿的。一天,他背上一块大石头刚刚起身,谁知那石头太重,只听的“咔嚓”一声,阿7的背脊断了,不久,他也一命呜呼了。
虽然阿7死了,但还有更多的人将自己的子女训练成新的阿7,不知何时全部中国人都变成了阿7。
在应试教育下的我们难道不会成为阿7吗?
第6篇 《阿甘正传》有感 900字一根轻盈的羽毛在天空中随风飘舞,飘过树梢,飞向蓝天……最后,它落在福雷斯特·甘的脚下,阿甘坐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一个长椅上,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自己一生的故事——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就在这样优美的旋律中开始了。
我是听爸爸说的,这是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特别是学生应该看看。片子放在家里好几天了我才看。开始,我也没觉得怎么好看,不就是准备讲了一个智商为75的智障者的生活吗?接着我被阿甘的木讷所逗乐了,哈哈大笑。然而看着看着,我就看出味道来了,这样一个生活中的傻瓜,他却比一般所谓的聪明人、讥笑过他的人活得更滋润、更成功: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
他还和美国总统握手,也收获了爱情、家庭,还有一个健康的儿子,他完美地跑到了他的人生终点,成了亿万富翁;而那些聪明人、讥笑过他的人,也许早已长眠地下。虽然这是一部外国电影,但是,电影所表达阿甘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的品格,这种美好的人性,是我们从小要追求的光辉。
阿甘的经历告诉我们,追求美好的未来,要靠自己的努力,像阿那样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向前。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一个同学说,他过几年一定要做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我那时还很羡慕他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我后来看到的却是他经常放学后就偷偷到游戏室玩,作业还抄别的同学,有时候上学还迟到。几年后,他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成了一个差生,多次考试不及格。
不久前,我碰到那个小学同学,他说,这些题目太难做了,不像游戏有趣,反正考试也不是最后一名。我很为他可惜,在我的印象中,他本身是很聪明的一个同学。现在我明白了,他缺乏的就是阿甘那样的不断奔跑的精神。
当我回想同学这个插曲时,我由衷地说:“阿甘,好样的!”因为我也缺乏像阿甘那样的高尚品格,他不仅自己获得了成功,还帮助在越南战场上失去双腿的丹上尉,正让他从绝望走向了新生活。我却没有想到帮助自己的同学考个好成绩,只有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一起成功,才会使人生变得更加美好。我忽然想起,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唱的“我和你,心连心”,和《阿甘正传》一样,也唱出了人类美好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