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蜀韵
暑假里,我和家人来到成都游玩。
玩完了“欢乐谷”,听说天府蜀韵舞剧今天会演出,我看了看这个名字,想:这个题目真稀奇,我到想看这个舞剧配不配这个名字。想完,我们买票进去了。、
里面很宽敞,可以随便就坐,我便坐到了距离舞台只有几米远的第一排,想仔细地观看、品味这场舞剧。舞台很大,大概有我们一个半教师那么大,刚开始,舞台后部背吼吼的幕布遮着。
表演开始了。两边的音响发出“隆隆隆”的鼓声。舞台边上和音响中间的石壁背打上了一座座四川民居……
霎时间,场内一片黑暗,音乐也停止了。过了一会儿,音响里传出“咚咚”的脚步声,显得非常沉重。然后一束灯光打在了舞台上,照出一副金铠甲,手拿黄金剑,看起来是一个一呼百应的将军。他随着阴液,走向我。刚走两步,又有两束灯打出来,照出四副金铠甲,威风凛凛地站在舞台上,身后的沙场让他们显出了英武豪迈激昂的音乐让他们仿佛有了排山倒海的气势!大家都被这壮观的场面深深的吸引了。
忽然,那个金甲将军来了一个后空翻,飞到了战士队伍里。战士们趁着将军腾空的功夫,立刻排成一个半圆形。众星拱月般把将军衬托得更加威武神气,……最后,他们都倒下了,场上再一次一片黑暗。
后来还表演了“三国时代”等片段,我还是觉得最后的“美好家园”这个片段最具一束魅力。
刚刚开始,台上摆着一颗欣欣向荣的“生命树”上面的叶子、花、果子还有草都是五彩缤纷的,在朦胧的烟雾中,生命树显得更加神秘、梦幻,就像置身于仙境一般,生命树的周围还有两三只生机勃勃的小蝴蝶在翩翩起舞。
然后,生命树慢慢的移到了中央,忽然,金甲将军手握黄金宝剑从树后飞跃而出,观众们都哇得一声惊呼。然后,风飞九天的火凤凰也从树的右上方飞腾而出,身体呈现出的流畅婀娜的线条,让观众再次不由发出感叹!表演的人物都依次以不透的方式从树后不同的地方陆续出来了。“女皇”们以轻盈矜持的步姿走了出来。小鸟儿们摇着尾巴从容地一摇一摆的从说的右边走了出来。背背篼的姑娘们欢快地带着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一蹦一跳地从树的左方走了出来。所有的人物都到齐了,站成了一排,音乐也进入了高潮,最后,他们摆了一个姿势,表演也随着音乐的停止结束了,而我,还沉醉在那魅力四射的舞剧中,直到爸爸来拍我的肩膀,我才回过神来。
啊,这真是一场如梦如幻的舞剧,这真是一场精彩精致的舞剧,这更是一场魅力四射的舞剧。这场舞剧真不愧为“天府蜀韵”!
六年级:helin71
第2篇 巴蜀,我的中学!1500字在大雨中低吟浅唱,激动万分的我已经全然不顾自己五音不全。
将手中的巴蜀中学录取通知书紧紧握在手中,细细回味着那些曾经——曾经才四年级的我,躲在电脑前默默地仰望着巴蜀中学的美丽建筑,悄悄立下志愿一定要考上巴蜀。
终于我来到了巴蜀!
我深知——巴蜀中学,这个全国一流的顶尖中学一定是人才济济,其中不乏超群的天才,这里是梦想的天堂,学习的圣地!
校园里,满是墨香气息,美丽的校园雄伟的建筑一流的设施,来往的巴蜀学子们手中捧着书,我静静地将他们观望,感叹着他们的气质。他们笑得是那么快乐,对啊,身在这样国家一流的顶尖中学吮吸知识的甘霖怎么会不快乐呢?我多么希望,多么希望,能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亲近这所美丽的中学。
6月25日,重庆下起了大雨,像泼像倒。飕飕的寒风让人瑟瑟发抖,我跟着涌动的人海走进的考场。原本紧张不安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两位评委老师那么的儒雅,闪亮的气质让我叹服,流利的英语让人咂舌,我不安也略显胆怯地看着老师,老师们那双眼睛仿佛都会读心术,穿透我的身躯,读解我的心灵,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冲我和蔼地笑笑,那么的亲切,让我感觉巴蜀中学似乎离我并不遥远。我安静了下来,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我的2012级2班,我又是那个自信果断甚至有些凶巴巴的班长李哥。
试卷发下来,数学全是奥数,语文字数虽少、要求甚高,我熟练地学着代老师那样分析题意,原本难得让人抓耳挠腮的题也一下子迎刃而解,20分钟的思考,3分钟全解答。 面试。
我深呼吸了口气,平定了呼吸,拿着成绩单、奖状挺直了腰杆微笑着向老师走去,老师们看了看我的试卷、成绩单、奖状,便让我自我介绍:“各位敬爱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做李林杰,来自美丽的鬼城——丰都,毕业于丰都县实验小学,今年七月满13岁,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曾担任:中队长、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员……”
“行,你下去吧。”老师冲我挥了挥手,示意我回到原位。我一下吓傻了,坐回了位置,不做声,呆呆地愣在一边。我有什么做得不好吗?我的自我介绍是不是太啰嗦了?我说出我曾担任的职务会不会有些做作?是不是因为我刚刚和前面的人说悄悄话老师不喜欢?我是不是再也上不了巴蜀了?……我在惊恐中度过了半个小时。面试结束后,我鼓起勇气奔向面试老师:“老师,我有什么做得不好吗?为什么我一下子没到几秒就让我下来了呢?”老师笑笑:“没事的,我看你挺不错的,直接让你下去给后面的同学节约时间,你等着接电话被录取吧。”我紧紧吊起来的心稍稍变得宽慰。可会不会是老师安慰我的呢!走出考场,我强颜欢笑,面对父母那双双闪着期望的目光,内心里却十分难过,轻松不起来。我实在害怕。尽管老师已经将话说到如此了,可我还是怕,怕不能上我梦想的巴蜀中学!
下午两点。一觉醒来便迷迷糊糊地被阿姨扯起床冒着大雨出了宾馆。“干什么呀?”“你妈打电话来说你被录取了,叫去报名,让我们去巴蜀。”还在半梦半醒的我一下子精神抖擞,我也不再娇气,管那什么臭水沟,我甩开腿就小跑了起来,心里既激动又淡定,仿佛去巴蜀中学是注定的事情。
才进巴蜀中学大殿,早上的面试老师便热情地用英语和我打招呼,虽然我淋了不少雨、虽然我的脚一直浸泡在冰水中、虽然天气这么冷,但是我心里还是很温暖很温暖。 拿到录取通知书我满心欢喜,像只出笼的小麻雀,内心里肆意地嘻嘻哈哈叽叽喳喳,站在大殿门口,我大胆而仔细地看着巴蜀中学,一切显得那么亲切全是希望。
天阴沉沉的,下着雨,但在我眼里,却没有再比这更晴朗的天,这样明媚的阳光,这样美好的天气。
我幸福的笑容在这个“晴朗的天”、“明媚的阳光”、“美好的天气”中绽放。
重庆江北区鲁能巴蜀中学初一:李林杰
第3篇 蜀西春韵800字蜀西的春是一首香醇的诗,每一处风景都格外让人着迷和陶醉。蜀西的春是一支悠扬的歌,每一丝春雨都快意的吟唱出动人的夜曲,蜀西的春是一幅优美的画,每一片绿都是分外的生机盎然。
漫步在春日的乡间小径上,哼一曲乡间童谣、听一听牧童的短笛尽情的在歌唱。亦或约几个朋友转转这散发着浓浓泥土芬芳的田野。足以让人畅快悠情。你看那小河边的杨柳快活的吐着新绿,轻风一过它在向你微笑。还有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麦苗轻轻的乏着绿浪。河水哗哗的流入这油油的绿海中,你听,麦苗们正在愉快的喝着这潺潺河水。这声音是多么美妙和神奇啊!
阳光洒在田地里,洒在树叶上,洒在河面上。整个世界都是金灿灿的,甚是好看。细细数数落在秀秀的草地上那一束束暖暖的阳光。把最优美、最浪漫的那一片好好收藏。在这样的日子里,要是坐在自家小院的藤椅上,喝一杯淡淡清茶,细细的嚼咀散发着文学悠香的小说或散文,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或者你可以翻翻昔日的照片,重温那让人感动的每一个瞬间。
俗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在蜀西的春季雨是最寻常的。那一丝丝春雨,宛如飘在空中的一串串绿色的音符。演奏着和诣、温馨的春之交响曲。在细雨的歌声中蕴含着明天的美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庄稼又拔节了,更绿了。清晨的露珠在叶尖潇洒跳着舞。
春雪在蜀西平原是很少见的。记得在我童年时川西平原下过一场很大的雪。而今年我们又迎来了这洁白可爱的春雪。这飘在空中的小小雪花委实让人陶醉。我轻轻拾起树枝上的一片片雪花。就像拾起了童年时的记忆一样温馨与激动。
蜀西的春天是农村是最繁忙的季节。人们从早到晚都在这片富饶的田地里耕种,流汗。每当夕阳西下时,当晚霞露出了酡红的脸。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就会荷着锄头,忙着回家做晚饭。当夜暮降临,你会发现在村庄的上空飘浮着丝丝散发着清香味的炊烟。这是幸福的炊烟,这是沃野千里的蜀西平原的炊烟。
蜀西的春是悠悠花香,耐人寻味。蜀西的春是丝丝琴瑟,扣人心弦。蜀西的春是弯弯山泉,流不完的乡情与思念。
第4篇 李白《送友人入蜀》500字李白
见说蚕丛路, 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 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 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 不必问君平。
这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著称的抒情诗。天宝二年(743)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迭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象是腾云驾雾一般。“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李白了解他的朋友是怀着追求功名富贵的目的入蜀,因而临别赠言,便意味深长地告诫: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
这首诗,风格清新俊逸,曾被前人推崇为“五律正宗”(《唐宋诗醇》卷一)。诗的中间两联对仗非常精工严整,而且,颔联语意奇险,极言蜀道之难,颈联忽描写纤丽,又道风景可乐,笔力开阖顿挫,变化万千。最后,以议论作结,实现主旨,更富有韵味。清人赵翼曾指出李白所写的五律,“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然有对偶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瓯北诗话》卷一)。这一评语很精确,正好道出了这首五律在对偶上的艺术特点。
(何国治)
第5篇 张说《蜀道后期》500字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 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 先至洛阳城。
这首诗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写的,虽只寥寥二十字,却颇能看出他写诗的技巧和才华。
一个接受任务到远地办事的人,总是怀着对亲人的眷恋,一到目的地,就掐指盘算着回归的日期,这种心情是很自然的。但张说能把这种幽隐的心情“发而为诗”,而且压缩在两句话里,却不简单。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客心”是旅外游子之心,“争日月”,象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这“争”字实在下得好,把处在这种地位的游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来了。“来往预期程”,是申说自己所以“争日月”的缘故。公府的事都有个时间规定,那就要事先进行准备,作出计划,所以说是“预”。十个字把诗人当时面临的客观情况,心里的筹划、掂量,都写进去了,简炼明白,手法很高明。
这十个字又是下文的伏笔。本来使蜀的日程安排是十分紧凑的,然而诗人回归之心更急切,他要力争按时回洛阳。他是洛阳人,在洛阳有家,预期回归,与家人团聚。
下文忽然来个大转折:“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不料情况突变,原定秋前赶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游子之心,当然怅惘。然而诗人却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了:这秋风呵,也是够无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
这一笔,妙在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这秋风先至,自然要引起许多烦恼。可以试想,秋风一至洛阳,亲人们必然要翘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约的苦衷就更不用说了。淡淡一笔,情致隽永深厚。
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中没有明说,颇费人寻绎,正是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张说早些时就写过一首《被使在蜀》诗:“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归期定在秋月,即此诗所谓“预期程”。不料时届秋令,秋风已起,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即诗题所谓“后期”。秋风本是按时而起,无所谓“先”;只因诗人归期“后”了,便显出秋风的“先”来。两首合看,于诗中的情味当有更深的体会。(刘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