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青是一个很时髦的语言,我也常用。可愤青的具体意思是什么?我却是不清楚的,各种汉语字典、词典也是没有解释的。通过对“愤怒”“汗青”“杀青”等词的臆想,我揣测它的意思是“一时冲动而引起的愤怒的言论”。毕竟这个词通常是流行于网络论坛之中为大多数网民所津津乐道的。
按照现在人们对“愤青”的解释,鲁迅先生无疑是一个愤青极多的人。大约是因为他身在乱世,一个不安定的时代,事多于是郁闷也多,愤青也就叫常人多了些!近日我临高考有近人,心中有浮燥了些,于是郁闷也较平日多了些,也来发泄一下。也不论太多了,谬处望诸位多多指教。
其实虽说我对高考不满,高考题做的多了也是可以增长见识的。譬如最近常在试卷上看到关于韩国人将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报道。中国人都知道“端午节”乃我国的传统节日,对于它我们在农历五月初五聚在一起: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大诗人…不可谓不是一个盛大、欢快的日子。可韩国人却突然做出这样的事!于是全国人民都恼了!这小子太不懂规矩了!可是事至今天除了几个学者,专家在反思外,更多的人在做什么?只凭一时的痛快在网上大骂,骂完了呢?借用一句网友的原话:“网上精彩的多着呢?”这不由让我想起当年从头做到尾的两个人――王选、张纯如。一个髦耋之年的老者、一个异乡异国的女子!
当我们看到外国商人将“三国志”“红楼”等等作为他们的商标注册,难道做为中国人,你就心中被刺痛的感受?当我们民族的那些文化被外国人无休止劫取时你真的不想做点什么?你真的还忍心沉溺在那个虚幻的世界?为了一只猫被人虐待而同全国各地数十万人同去追凶。你的愤青已经变成了一种副食!
别拿愤青不当干粮。别认为愤青只是一种愤怒。
的确网上精彩的多着呢。网海如大海,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单是一个韩寒闹腾就十分之多。试举两例:一份中学试卷中暴出他的几处语法错误,他便恼了,马上跳到网上大说特说什么“…只要一个作者高兴……所有的标点都可以是句号……”再者如白烨老先生对他的文章进行点评,一不合心意,他又恼了,丝毫不客气地又开始炮轰,甚至大暴粗口。余者不论,单是一点基本的敬老精神都没,完全屏去了做中国人的资格。博客是一个自由言论的地方,但不代表你可以不讲一点常识,难道说你可以跳到上面去乱吠而不讲人话?用他自己的话讲“说轻一点是一种秀好笑的事情。”
别拿愤青不当干粮。别认为这种东西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扔开。
如沈从文先生言:“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时间才是一切的证实者。世界大了,人便杂了。但是可以臆测孙燕姿在非洲遭凶是一种炒作,却不能理解记者曹爱文救人是一种作秀。毕竟前者出于“利”,后者出于“爱”。前者有一种嫌多,后者多一种嫌少。别让臆想斩断了你的目光!
中国人太……都有21世纪了!
别拿愤青不当干粮!我们中谁能承受那些愤青之轻?
第2篇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1200字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可以把这些东西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料。但是,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后淡茫地对你说声“不知道”。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叠”“不知道!”“为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也把各类奥赛搞得红红火火,但却似乎对常识的教育力度不够。学校的课程包罗万象,可以独缺“常识”。学生们便因此被搁在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只搞着高端学问。当今中国要强国,靠的是飞机、大炮、火箭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喂饱”科技知识。“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每当看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无一不需要常识的引导。我们现在洗衣煮饭等家务活可以由父母包办,各种事宜可以由父母操劳,俨然一个个不问政事的小皇帝。但父母不能照料我们一辈子,长大后还是要靠自理。倘若不懂常识,将来岂不是要处处碰壁?难道还事事都找个电话问父母?而连自己都照料不好,生活一塌糊涂,又怎有心思搞学问?
常识也是科技的基础。科学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广生于人们对身边事物的实践与探索。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常识中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从叶子会割伤手的常识中发明出锯子。离开常识而空谈高科技,就像盖楼房不起地基,是靠不住的。
由此观之,在素质教育制度中,增加常识的普及,是很有意义的。应做到常识与科技知识两手抓。但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在平凡的常识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又或者让他们大胆质疑常识,不要囿于常识。当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正是在对常识的质疑中提出了新的思想。历史也证明了他的这一大胆质疑是正确的。
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对于人的意义堪比干粮。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它来“填饱”学生的脑袋,用它来支起科学大厦的腰腹吧!
【点评】
点评人:邓玉环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题目化用俗语,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吸引人。把“常识”比作“干粮”——基本的生存物质,强调了“常识”的基本要义,题目与正文内容相得益彰。
全文围绕“常识”作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强调了普及生活常识的必要性。文章内容充实,开头针对教育界重“高端学问”的传授,忽略普及生活常识的现象,呼吁社会不要轻视常识。然后从常识对日常生活的引导,常识是科技的基础,以及需要质疑常识三方面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尾扣题,结构严谨。本文最突出的是语言表达具有形象性,生动自然,有个人见解,感情真挚。
但本文的书写不够工整,对常识的表述还不够精确,个别语句有瑕疵。
第3篇 我们不是“愤青”2000字鄙以为,这世上至少有三件事是应该保持沉默的——第一个就是沉默本身;第二个则是思想;至于第三个,就是接下来要说的“愤青”。
“愤青”,从字面上看可暂且理解为“愤怒的青年”的意思,他离我们并不遥远,大概起源于上个世纪70,8年代,甚至现在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活跃于网络上。
“青”,只表明了这类群体在年龄上的特点——年轻,而且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而他们的主要特征则是“愤”。他们有着满腔的热血,有着一肚子不吐不快的话语,并自以为是“正义”的化身,我却担心他们是否被那一腔的热血冲混了头脑。
一个空穴来风,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都能使他们“群起而攻之”,和那些夸大其辞的娱乐记者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前一段时间的“赵丽华事件”更是被他们闹得沸沸扬扬,在当事人不知情的前提下将她的一些诗作刊登出来并“封”她为“梨花派教主”,结果使得中国诗歌界顿遭骂名和嘲笑无数;
“明明不懂行,却偏偏要装出一幅懂行的样子来”。听了几首流行摇滚,就以为自己是个“歌特族”了的是他们;读了几本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小说,就把自己弄得“多愁善感”,“明媚又忧伤”的也是他们;看了几部外国的大片,便开始瞧不起国内影视创作的还是他们……
“愤怒”不是你的错,但未经思考而肆意妄加评论却是不值得提倡的。然而,这股“愤青”热潮却未又所削减,我身边的不少朋友,同学却追赶起了这股浪潮。
前些日子,偶然瞥见一同学的作文,其内容主要就是批判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并颇为“自豪”的传给同学们看。其写作水平具体如何,批评得是否一针见血,我这里都不作过多赘述了,我主要想说的是“写出这种文章的意义究竟何在”。
如果目的是想引来更多的目光关注中国教育,那么就没太多必要写出来给人看了,毕竟先前已经有很多人发现这一问题并加以论述了,如果您真能写的比前人更透彻,更深入,那发表出来到也无妨,可如果您公众发表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图一时爽口,或是哗众以取宠的话,那我友好地劝您尽早收笔。
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的确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却有些人抓住了这些把柄死死不放并把它们无限放大,目的何在?真的是想用“犀利”的笔杆子当作武器,刺痛“沉睡的中国人”?还是为了炒作自己?或者干脆只是追风地图了个一时的口舌之快?
“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那么多年,结果对内搞的还是应试教育,好几年前的“减负”就真的给学生们减轻压力了吗?事实就摆在眼前,结果已有目共睹,改革自古就没有那么顺利的,尤其是“教育改革”,不是单纯地喊两个口号,摆几个花架子就能解决问题的。我们这样一味地批评,辛辣地讽刺对改革的深入也是无济于事的。
我身边的不少同学似乎习惯了抱怨。抱怨“作业堆如山”,“试卷积如海”,“大考小考没完了”……抱怨教育制度的不合理性,对西方的教育制度夸个不停,恨不能赶快移民到国外读书,更有甚者面对考试的压力自杀了,还有人用高考交空卷的方式来反抗这一切……看着这些,听着这些,我只能歪嘴一笑——教育制度在怎么不合理,也犯不上从现今的高考一路骂到当年的孔老二吧,一边骂着“学习是孙子才干的事儿”,转身又一边继续干着“孙子才干的事儿”;,“舍生”未必就一定能换回“义”,更犯不上用自己的性命和前途当赌注。
鄙人到是很赞成“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个观点。纵观历史,那些真正能成就大事的人,都是些经过深思熟虑后,敢想敢做的人,决不是那些唧唧喳喳的市井小妇。古代的商鞅,舌战群儒的同时身体力行,终成变法大业;而近代的戊戌六君子盲目地以死为代价,却也没能挽救维新变法失败的结局;毛泽东借用《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给他的女儿们取名为李敏、李讷,就是希望她们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李银河,多少年来一直不懈地为中国的同性恋者争得权利。所以,我们应该将用在口头上的功夫多下在行动上,实践才是改变的最好方法。
“愤青”是一个泊来词。泱泱大中华的历史上没有这个名词是有历史原因的,传统的中国儒家教育束缚了人们的观念。近代以来,国力衰颓,出现了第一代的愤青,他们远赴重洋,肩负着祖国对未来的渴望。也许他们当初背井离乡是无奈的,但是我想当他们学成归来后,“愤青”是发自内心的渴望。
愤青在国外是褒义,代表了青年的渴望与激情,青春与活力。但是在我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愤青与离经判道和政治动乱搅扰在一起,成为了谈青色变的象征。其实真正的愤青远不是那个样子的,这样的愤青是空洞的缺乏教养的。真正的愤青应该是有理智有个性思维,有文化和道德素质的青年。
我们不是“愤青”。我们有着一腔热血,更有着理智清醒的头脑……
第4篇 别拿鲁迅当鸡肋700字今秋起,湖北省高一新生全部使用人教版新课改教材,其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三篇,顿时,评论风起云涌。
鲁迅作品真的过时了吗?删除鲁迅作品到底是喜是忧,是福是祸?有人认为,应删减其作品,将其请下文学神坛;也有人认为不能删,鲁迅作品熏陶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学子,说明它具有时代借鉴性,绝不过时。
我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食之有味,弃之可悲,别拿它当鸡肋!
从客观上来说,谁能否认这位文学巨匠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呢?他以笔为剑,一针见血地揭露了社会阴暗,引发了我们许多人生思考和社会思考,即使在安定和平的现代社会,他对人生的挖掘、传统与封建社会的剖白,也是极具借鉴意义的。如在《药》中,鲁迅先生巧妙地利用了情节暗讽,以血馒头掀起华、夏两家命运的相连,揭示了近代中国被灰暗笼罩的悲惨状况。而今天,作品中隐藏的传统观念还在社会渗透:以谐音定运气,忌4抢9的现象不也在时时提醒着我们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吗?
而从主观上来说,学习鲁迅作品对中学生来说是思想的萌发和积淀。我有幸在学习课文后到绍兴旅游,感受这位巨人生活的地方。故居很旧,墙面脱落、桌柜发黑,而且人满为患,但是那种古朴的气息充溢周围,古书的芬芳还在屋子中久留不肯消逝。乌篷船、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都如书中说的一样,真实并诗意地存在着,如此一去,感触便自然是另一番滋味。
对于鲁迅作品,每次阅读都是感绪的激荡,岂能弃之?语文教材固然要给更多的文学家足够的位置释放他们的火花,但文学巨匠的魅力,是不容被取代的。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高三 黄卉菁